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獲朝港口30年使用權 被指利用朝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2 09:27:33  


 
  韓聯社11日評論稱,中朝經濟合作是雙方互有需求的產物。朝鮮需要引進外資開發如同不毛之地的經濟特區,中國則需要朝鮮的地下資源和港口開發落後的東北地區。“問題是,這種經濟合作結構多少有些畸形”。文章稱,因為朝鮮吸引外資心切,正在長期出租基礎設施或賤賣地下資源,特別是朝中經濟合作急速擴大,必然起到替代朝韓經濟合作的效果,“由此很可能成為朝韓經濟整合的絆腳石”。

  《朝鮮日報》11日在頭版頭條報道了中國獲得清津港使用權的消息。報道稱,中國很早就對利用朝鮮清津港表現出濃厚興趣,中國渴望獲得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的出海權,租用朝鮮港口的戰略已進入正軌。過去,中國主要利用內陸鐵路將東北三省的各種資源運輸至產業密集的東南地區,如果中國可以自由使用朝鮮東海岸的港口,會大幅減低物流費用。文章引述韓國IBK經濟研究所對外組長曹奉鉉的話稱,“目前中國東北三省需要外運的物流量年達1300萬噸。物流量越大,中國越會為租用朝鮮港口做出不懈努力”。報道稱,中國的中長期計劃是,除了羅津港和清津港外,還要租用先鋒港(羅先特別市)、端川港(咸鏡南道)和元山港(江原道)。文章稱,今年5月端川港完成了現代化改造工程,中國方面主導了其中的維修碼頭和安裝輸送帶等工程。

  《朝鮮日報》稱,中國2008年獲得羅津港1號碼頭使用權,之後又獲得羅津港4、5、6號碼頭的建設權和50年使用權。這些碼頭全部竣工後,中國將獲得年600萬噸的吞吐能力。再加上此次的清津港3、4號碼頭,中國在朝鮮港口獲得的年吞吐能力將達到1300萬噸。不過,文章接著稱,實際上,早在2010年就出現過“中國獲得清津港3、4號碼頭使用權”的報道,即使《延邊日報》的報道屬實,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報道引述不具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出於確保出海權的目的,只是想使用港口。而朝鮮則希望中國能夠在港口周邊開發出一大片產業園區。因雙方無法縮小分歧,港口合營項目時常中斷。”文章稱,就清津港來說,中國還要和率先進港的俄羅斯進行競爭。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說:“朝鮮希望中俄競爭,從而獲得更具優惠條件的投資。”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曹東昊說:“從過去的經驗看,朝中之間的經濟合作在落實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難關。”不過,“中國肯定需要進一步獲得朝鮮港口的使用權,所以中國利用朝鮮港口只是時間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