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問題回顧:馬英九和平建議不是為解決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4 01:17:33  


 
  從以上可見,馬英九提出的和平解決構想,其目的或許並不在於兩岸之於釣魚島的政治協商,相反,馬當局的真正用意或許在於通過構建中、日、台三方對話的政治氛圍,即台灣也有資格與中國大陸和日本一同坐在國際爭端的談判桌上,進一步凸顯“中華民國”的所謂“主權獨立國家”的“國際地位”,這是台灣當局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台灣企圖通過三方對談的方式,在形式上構成兩岸對日本的包夾之勢,使日本感受到來自兩岸共同的政治壓力,這樣即使兩岸沒有實現聯手,但在三方對談的環境中,讓日本重新重視台灣的政治地位,看到台灣的保釣姿態和動作,促成台灣與日本之間建立專門處理釣魚島議題的對話管道。馬英九在島內更直接的是要面對台灣漁民在釣魚島海域的漁權訴求,如果日本顧忌“三組雙邊”乃至“一組三邊”出現兩岸聯手效應,就不能不先處理好台灣方面的漁權問題。因此,馬英九提出的和平解決方案,其本質是企圖凸顯台灣所謂“主權”和維護釣魚島海域漁權的一石二鳥之策。

  由以上可以看出,馬英九提出的可以從包括“兩岸”的雙邊對話開始,協商解決釣魚島問題,貌似出現政策調整的跡象,但並不表明台灣從此會真心與大陸聯手合作。馬英九提出的“兩岸”雙邊對話是放在“三組”的基礎之上的,台灣欲通過促成三方對話,造成台灣“中華民國”實際加入國際爭端解決體系中來,台灣當局真正目的是要進一步凸顯和強化“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國家”地位,這樣的原則立場勢必與大陸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相衝突,也就很難得到大陸的支持與認同。至於台灣跟大陸對話,其實質並非想要兩岸聯手合作,更不是一致對外,而是與中國大陸、日本平起平坐、討價還價,甚至“挾中制日”。這樣的雙邊或多邊對話一旦成局,很有可能被日本利用,兩岸有可能被各個擊破,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將因此而受到損害。

  因此,從政治現實的角度來講,馬英九的“東海和平倡議”及其後續提出的“推動綱領”只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不僅日本不會接受,中國大陸也難以認同,背後操縱的美國也僅可能默許,卻不會以實際行動力挺。可以說,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沒有模糊的空間可以游走。台灣只有旗幟鮮明、堅定不移的維護兩岸中國人共同的領土主權,才能贏得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支持,台灣的利益也才能夠得到切實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