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美國重返亞洲 乃“破產”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1 01:03:33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雖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最近在出訪亞太國家時承認經濟援助將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並未提出向東南亞盟國提供非軍事援助的具體計劃,這凸顯了美國的財政困境及未來向該區投射的財力有限。

  亞洲時報網站19日刊登泰國皇家瑪希隆大學國際學院學者喬治.阿姆羅(George Amurao)的分析文章稱,隨著美國調整其外交政策並將重心更多地放至亞洲地區,這個當前唯一的超級大國面臨著雙重挑戰: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實力以及通過多年“支票簿外交”累積下來的軟實力。除非美國能為該區帶去比中國更多的經濟利好,否則其“重返亞洲”政策會因為只強調戰略事務而備受詬病。

  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勢力及影響力大部份要歸功於其慷慨的外援及騰飛的經濟,這兩點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有力地推動了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

  文章表示,由於中美均希望在該區謀求更有利的地位,東南亞註定變得更加軍事化。今年早些時候,作為美國戰略“傾斜”的一部份,美防長帕內塔宣佈美國將會把其海軍力量的60%部署在亞太地區。同時,美國還在東南亞地區有多個強有力的聯盟夥伴,包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

  過去十年間,美國以提供軍事和反恐訓練以及武器的方式向以上五個國家給予援助。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專題報告顯示,印度尼西亞在美國反恐受援國名單上佔據頭名,2006年至2008年間年均從美國得到總額高達1億5000萬美元的援助,緊隨其後的是菲律賓,年均獲得1億1900萬美元。報告稱,這些援助款被用於反恐訓練。

  然而文章稱,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類款項還有另一個目的:間接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不斷上升的影響力。最近,美軍加強與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進行聯合軍演,所有這一切都在反恐或災災害救助或搜索營救的“戰略藉口”下進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