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藏民稱印度蠶食中國邊境領土致牧民無地放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1 09:19:37  


 
  為了讓記者看到印軍的哨點,洛桑巴珠特意領著大家鑽入河邊樹叢中的一條小道。記者果然看到了藏在一片茂密林木中的印軍哨點。乍一看,那不過是一頂黑色帳篷,其實是個簡陋之極的“合”字型小木屋,屋頂和兩側用黑色的軍用防雨布覆蓋著,門前堆砌起一道矮石墻。

  就在這當口,記者眼角的餘光看見旁邊不遠處的林子裡有人影晃動,記者將相機對准人影晃動處,一名偷窺的印軍士兵見被發現,立刻躲到樹後。過了一會兒,見記者的鏡頭一直對著他藏身的樹,這個印軍士兵索性轉身背對著鏡頭走了出來,還挑釁地做了個撅屁股的動作,然後就消失在樹叢中。洛桑巴珠說,在他們所管轄的邊境一線,不管是老百姓還是邊防軍警,和印軍面對面接觸較量是常事。

  在中印邊境戰爭打響之地感受反蠶食鬥爭

勒布溝是到錯那縣採訪中印邊境必須要去的另一個地方。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是從這裡打響的,指揮18軍開展自衛反擊戰的張國華將軍就把前線指揮所設在勒布溝的麻瑪鄉,當年指揮所旁的一座藏式木橋現在修葺一新,橋頭立著的石碑上醒目地刻著“將軍橋”。從“將軍橋”到勒布溝裡的中印邊境最前沿“勒”門巴族自治鄉還得走20多公里。“勒”鄉公安邊防派出所所長褚井軍帶著記者來到了一個半山坡上的邊防哨所。放眼南望,山間晨霧騰湧,時薄時濃,視野嚴重受限,視線很不清晰。白霧迷茫中,定睛細瞧,還是可以看到對面半山腰林子裡隱有幾所房子。哨兵說,那是印軍一個情報站,下面河穀邊還修了一個軍營,駐的印軍要多一些,一會兒霧散開後應該可以看得見。

  褚井軍介紹,眼前這一帶就是中印有爭議的克節朗地區,對面的山間有一條流入娘姆江曲的小支流桑多羅河,前方不遠處還有另一條匯入娘姆江曲的河,那就是克節朗河。邊防部隊的一名指揮官告訴記者,克節朗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的一個激戰之地,1987年印軍曾一度滲透侵入桑多羅河穀,並險些再度引發中印邊境戰事,那是中印邊境之戰後蠶食和反蠶食鬥爭最嚴峻的一次。沿著娘姆江曲河穀往下走,這條路叫作沙則通道,也是一條通達旺的路,整個路程也就30多公里,所以,這個方向是中印邊境東段的邊防重中之重。

  提起印軍的蠶食,當地牧民都憤憤不平。在浪波鄉,很多牧民都談到多果爾草場。那是一座牧草茂盛、坡度柔緩的邊境山,當地牧民夏季經常去那兒放牧,按當地牧民的說法,以前羊群可以放到那邊山腳下,後來印軍在山上建了個房子派幾個兵一守,那邊的山坡就去不了了,羊只能放到山頂,再過幾年,印軍又在這邊山腳下壘了一圈石頭當工事,天天有兵把守,再去多果爾,中方的牧民已經沒有地方可以放牧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