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日本一時不會軟 速決不現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5 08:09:28  


釣魚島之爭是實力加外交藝術的高超較量,政府肯定要在這當中扮演核心角色。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日本政府24日派外交事務次官河相周夫來中國,做出緩和兩國當前緊張局勢的姿態。關於釣魚島兩國顯然沒什麼談的,兩國目前都沒對對方實質後退有所指望。日本即使有改變,也要在中國長期施壓並使它真正感到痛了之後。

  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中國輿論中不時有人將日方某個姿態甚至某句話解讀成日本“變軟”,這或許是出於一種良好的願望或者自我安慰的需要。日方有時強硬,有時又做個溫和姿態,幹了“國有化”釣魚島這樣的大動作,又能把願意保持對華友好表演得像真的一樣,這一切實際顯示了日本的對華鬥爭有較大彈性空間,攻防相當自如。

  較之日本,我方啟動鬥爭策略似乎挺吃力的,一旦策略形成要做微調更不容易。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輿論過去很少參與對外鬥爭,而一旦參與了又很猛烈,其強制力比日本及西方輿論甚至更高,政府同輿論在對外鬥爭中的合作與默契顯然還不太成熟。

  釣魚島之爭是實力加外交藝術的高超較量,政府肯定要在這當中扮演核心角色。它需要民眾對其採取捍衛主權堅決行動的支持,但這些支持不能完全變成政府的一個個“規定動作”,政府應能根據隨時變化的鬥爭形勢快速採取戰術性的“自選動作”。 

  圍繞釣魚島的鬥爭首先是“鬥”,中國的海上執法力量得過去,並要敢於深入釣魚島12海裡,堅決瓦解日本對釣魚島的所謂“實際控制”。沒有堅決的“鬥”,所有跟保衛釣魚島有關的言行皆為幻象空談。 

  但光有“鬥”還不夠,我們還得“爭”。要爭時機,爭國際理解和支持,爭對日較量的實際效果,爭國內在對日問題上的團結一心。中國的力量需要得到戰略智慧的最佳搭配,只有這樣才能最終降服在對華博弈中毫無道德底線的日本。 

  中國是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和國家崛起的關鍵時刻遭遇這場對日鬥爭的。有人認為中國目前的硬實力依然太弱,其實中國的力量足以支撐與日本對峙的立場,中國的不確定性恰恰在於社會對強硬反制日本的支持能否長期穩定。 

  中國社會對反制日本非常積極,但也很容易過激,使保衛釣魚島與中國國家發展這一歷史性機遇相互牽制,似要被迫“二選一”。如果處理不好它們的關係,中國社會早晚會“內亂”。 

  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的宣示和對日鬥爭的現實目標無法立刻重合,社會對此的理解模糊不清,而各種力量以此在中國內部博弈的空間很大,從而使保釣越升級,爭議可能越多。 

  中國需能經得起高強度保釣帶來的各種緊張,能承受保釣的曲折甚至小的受挫。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鬆保釣的意志,這需要社會的高度協調,以及對尚不那麼協調的地方能夠承受和自我寬容。 

  保衛釣魚島是地地道道的持久戰,過於想快速解決,必欲速不達。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輿論不缺決心的表達,但對這個真實道理的講述卻不充分。公眾對保衛釣魚島情緒熱烈,但耐心和耐力似乎並不充足。 

  日本是中國一個多世紀以來交集最多的對手,中國的對日戰略優勢剛剛開始確立。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只能是中國全面擴大對日優勢的結果,這裡沒有捷徑。這個認識應是中國解決釣魚島問題全部策略的第一個出發點。


    相關專題: 日本釣魚島玩火 中國強硬應對挑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