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徐敦信:日本在釣魚島問題歪曲歷史罔顧事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8 07:51:22  


中國海監船巡航釣魚島。(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電/中國前駐日本大使、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見證者徐敦信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有史為憑,有法為據,如果日本繼續歪曲歷史,罔顧事實,甚至否認雙方曾經達成的共識,因此產生的後果只能由日方承擔。

  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9月19日下午回答記者提問時對日中邦交正常化談判期間田中角榮首相和周恩來總理有否在釣魚島問題上達成共識表示質疑,這是日本官方首次公開引述當年兩國領導人有關談話內容來否定共識。

  新華社報道,徐敦信認為這是日方在故意歪曲,斷章取義。作為一個手頭有記錄的親歷者,他還原了當時的真實場景。1972年9月27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將在9月29日正式發表聲明,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主動向周恩來總理提出,想聽取中方對釣魚島問題的見解,周恩來總理明確跟他講,這次不想談這個問題,談了沒有好處。周總理的意思是,這次談釣魚島問題雖然沒有結果,但不能因此影響兩國之間大問題的解決,田中角榮聽明白了,也表示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以後再說。

  “田中講,他相信邦交正常化以後,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歷史事實。兩國領導人之間,就有爭端取得了共識,亦即把爭端放一放,以後再說就是取得了共識。”徐敦信說。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徐敦信隨從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出訪日本,參加《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的互換儀式,在當時的記者招待會上,記者提到了釣魚島問題,而鄧小平同志作出了這樣的回答:

  雙方有著不同的看法,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雙方也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倒是有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挑些刺,來障礙中日關係的發展。我們認為兩國政府把這個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十年也沒有關係。將來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徐敦信表示鄧小平的這番講話是在幾百位記者面前講的,第二天的電視、廣播、報紙都在很顯著的地方報道了它的全部內容。不僅他覺得精彩,日本朋友們也認為很精彩、明智。因為從1972年中日建交開始一直到1978年雙方之間存在一個共識叫求同存異,或者全面講叫求大同,存小異。

  “解決領土主權爭端在不成熟的時候放一放是明智的。這就是智慧,領導人的智慧。”徐敦信說。

  1996年,日本右翼分子擅自登上釣魚島,徐敦信作為大使奉命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他回憶起當時日本自民黨元老二階堂進對此事的批評:“這些年輕人不知道歷史,不懂中日關係之重要,我在場嘛,當時是田中首相先提了這個問題,他跟周總理交換了意見,最後說放一放,以後再說。”

  在談及1971年美國跟日本之間私相授受,將釣魚島“施政權”“歸還”日本的非法性時,徐敦信表示,中國政府在當年12月30日發表的嚴正聲明說明瞭中方的立場,即此等私相授受是非法無效的。

  “中國政府的聲明指名道姓地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了,這個聲明全世界都知道。”徐敦信說。

  徐敦信還特別提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當年,中國外交官與日本外交官在聯合國海底委員會上就釣魚島問題進行的激烈爭論,當時的中方代表安志遠聲色俱厲地批駁了日本的態度和主張。

  由此可見,不管是通過政府聲明的形式,還是在國際場合面對面的交鋒,中日之間存在釣魚島主權爭端世人皆知。

  徐敦信總結道,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中日友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著眼於大局,達成了釣魚島問題放一放,待以後解決的共識。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大門由此開啟,中日關係才有了40年的巨大發展,東亞地區才有了40年的穩定與安寧。

  “談判值得歡迎,當然如果談就得有誠意,要在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基礎上來談這個問題。”徐敦信說。


    相關專題: 日本釣魚島玩火 中國強硬應對挑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