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貫徹“科學發展”將是中共的長期艱巨任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30 15:27:28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電/新華社報道,10年前,張春嬌與丈夫石義友從湖北的一個農場下崗,主要靠打小工度日,沒有住房、沒有穩定收入,只能在城市租房過日子。目前,在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仍有許多像張春嬌這樣的貧困百姓。

  現在,他們住進了湖北黃石市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一個月80元的租金(而在北京租一套商品房每月至少要兩三千元)令張春嬌一家很滿意。

  “過了10年四處租房的日子,沒有家的感覺。現在不用擔心房東讓我們搬走了。”張春嬌說。

  住房問題牽動著當下中國百姓生活和社會經濟的敏感神經。高房價帶來了社會怨氣,拆遷、徵地等觸發的幹群衝突,更是影響了社會穩定。按照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的“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的要求,中國政府一方面出台多項措施調控房地產市場,一方面大力推進保障房建設,實現人民“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在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著力改善民生,這本身就是過去十年來中國最受矚目的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被一些海外輿論認為與西方的“可持續發展理論”有相似性,卻“體現了社會主義固有價值,與資本主義追求利潤的短視格格不入”,“將解決中國的興衰問題”。

  “以往單一、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帶來經濟快速增長,卻不太‘科學’,因為它忽視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生態環境也受到破壞。中央十年前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讓中國的成長由量到質,而以人為本的核心還是落在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上,這就要求我們要考慮群眾的住房、就業、讀書、看病、食品安全,等等。”黃石市委書記王建鳴說。

  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將要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輿論認為,“科學發展”仍將是新的一屆中央領導層治國理政的主題。

  經過1978年以來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已難支撐其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部分官員腐敗,貧富差距和收入差距的擴大,也引起了民眾的普遍抱怨。

  2003年春天,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促使中共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發展觀上,必須要有戰略性的轉變。

  這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錦濤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概念。

  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地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意義。”

  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意味著它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樣,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

  2008年9月,中共全面啟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國370多萬個黨組織、7500多萬名黨員分三批參加了這次活動。

  科學發展觀的推行,取得了階段性的明顯成果。記者看到,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像黃石這樣的中部城市,卻沒有降低環保標準。在該市的黃金山工業新區,隨處可見太陽能發電設備。黃石還從香港招商來了垃圾發電廠。而在東部沿海,增加高科技的使用、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環保標準的步伐,還要大些。

  不少地方糾正以前的錯誤,讓老百姓分享到經濟發展的福利。新華社記者不久前到貴州甕安採訪時看到,這個縣從“民生滯後”到“民生優先”、從“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有了諸多變化。甕安曾在2008年因發生官民衝突的大規模群體性事件而引起關注。雖然該縣從2000年至2007年GDP翻了近一番,財政收入增長近3倍,可這後面卻潛藏著許多社會問題。甕安事件的發生,被認為是科學發展沒得到落實的一個例證。

  這也反映出,中國發展中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十分突出。

  今年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發表重要講話時說,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

  去年發生在廣東烏坎、今年發生在四川什邡和江蘇啟東的群體性事件,再度發出警示,科學發展的實現基礎還不牢固,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科學發展面臨許多嚴峻考驗:在調結構的同時,如何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如何克服腐敗這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障礙;怎樣避免一些地方“下有對策”而使科學發展“空洞化”;怎樣進一步促進領導幹部政績觀的轉變;如何克服國際環境中的不利因素;等等。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認為,科學發展觀在全黨全國無疑已深入人心,但科學發展觀的體制機制化建設還不完全到位,尚未完全成為黨員領導幹部考核機制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付出不懈努力使之得以落實。

  “十八大後的中國依然會堅持科學發展觀,中共將以更大力度推動科學發展觀在各地發展中實踐,帶領中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繼續應對轉型挑戰。因為,只有科學發展觀能夠解決中國在轉型與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湖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馬哲軍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