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日中關係因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而急速降溫,兩國間的緊張局面仍在持續。共同社日前就此採訪了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Valeriy.Kistanov。他認為,兩國圍繞釣魚島對立激化的背後是亞太地區的勢力均衡出現了變化。
日中產生對立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預計於近期舉行大選,中國也將迎來換屆,因此雙方在外交上都不能顯示出軟弱姿態,但這種解讀不夠深入。兩國對立的根本原因是釣魚島周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地下資源。日本依賴於能源進口,特別是在福島核事故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度進一步上升。而中國也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日趨強勁。
進入鄧小平時代後,中國開始從重視內政轉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積極發出聲音。中國正力圖排擠美國,以期在亞太地區獲得強有力的地位。日中兩國的對立反映出了該地區勢力均衡的變化。
兩國對立會對周邊國家造成何種影響?
日中在引領全球經濟的亞太地區起著帶頭作用。兩國的長期對立所造成的影響將不僅限於地區內部。如果發生軍事衝突,將對整個地區帶來巨大混亂。日中雙方應該認識到了這一點,預計兩國間的對立將於明年初起趨於平靜。
中國反日遊行和領導層嚴厲的對日批判是否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來自中國的威脅?
中方加大對日批判的背後無疑是中共內政問題。另一方面,中方也很清楚《日美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這一美方立場。中方應該不會採取軍事行動。
日中對立會不會影響北方四島問題?
與釣魚島問題相比,北方四島問題的談判進展得較為平穩。俄羅斯、中國及韓國將就領土問題構築對日聯合戰線的分析不無誇張。因為各國的對日外交並不一致。不過如果日本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那麼將招致國內對軟弱外交的批判。即使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2月實現訪俄,也無法期待日方會做出讓步。
Valeriy.Kistanov現年66歲,他曾在前蘇聯駐大阪總領事館、俄羅斯駐日本貿易代表部任職。2008年起擔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