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美國大選舊弊多 網絡競選成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2 00:37:26  


 
  在大筆金錢開路的情況下,美國大選聲勢浩大展開。為了贏得競選,兩黨任何一方決不吝惜金錢,將大部分經費用於搖擺州(如俄亥餓、佛羅裡達等)選區播出電視廣告以爭奪選民。此外,競選團隊還用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來推動選民投票、或支付競選團隊領薪員工和顧問的薪資、支付電話費、差旅費等。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美國大選中用於廣告費用的開支正呈現直線上升態勢。登競選廣告已被打造成美國大選的一張勝負牌,有“欲得大選者,必先得廣告”之說。

  廣告競選有多方面用途,如可以改善候選人形象、鎖定特定選民群體、吸引媒體關注,等等,還可以直接拿廣告當武器攻擊對手。據說在打2008年總統選舉戰時,奧巴馬團隊就構思了一種“虛擬未來”的廣告而拉票成功,從而擊敗了共和黨對手麥凱恩。有人預計,今年美國大選廣告戰史無前例,將突破11億美元大關。僅奧巴馬團隊每周用於廣告的費用就達2000萬美元。羅姆尼團隊每周的廣告花費雖然少一些,但也高達1600萬美元。

  因為登競選廣告需要媒體配合,兩黨除了大打電視廣告戰外,電腦網絡成為近年競選的新寵。看一看美國總統候選人是怎樣在網絡空間施展開競選新招吧。  

  首先,美國大選對網絡利用是全方位的。橫向方面,各種競選資訊覆蓋如Google、YouTube、Twitter、臉書(FaceBook)等各種可利用的官方及個人網站或博客;竪向方面,則利用這些網站登載競選廣告、募款信件、發布政策、與選民交流互動、公告選舉活動的通知等。其實,用網絡搞競選在2008年大選時就已全面鋪開,且做得有聲右色。特別是利用視頻競選方面,吸引選民就很有特色。

  例如那時希拉里正式宣布參選,沒有依照傳統模式舉行新聞發布會,而是別出心裁地拍攝了一段題為《我來了》的視頻,發布到其個人網站上,一刹時便引起轟動。而後奧巴馬和愛德華茲也都通過網絡視頻宣布參選,可能與受她的影響有關。再如共和黨方面,麥凱恩等競選者都在YouTube開設競選頻道,大大增強了其個人形象和號召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