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長廷訪大陸是誰在踩鋼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17:51:12  


  作者﹕ 劉天凱  湖北  銀行主管

  謝長廷訪大陸已經塵埃落地,惟其效應還在後面。毫無疑問,謝長廷之舉絕對是處心積慮的為了某方面的政治訴求,大陸給予高規格接待當然也是出於政治收益的考量。問題是兩者的政治出發點是一致的還是相反的?政治效應最後是皆大歡喜還是你得我失? 

  我個人以為:真正踩鋼絲的是大陸政府。

  謝長廷這個人是不可信的,他為了達到目的一向都是不擇手段。在高雄與吳敦義選市長,就是靠造假錄影帶詆毀吳敦義上台。連蘇貞昌也評價他“奸巧”。這種人不足與其謀大事。

  謝長廷雖說是個人行為,但無論怎麼說,其出發點和政治利益追求一定是代表民進黨,其個人行為就是為了追求民進黨的利益。民進黨的追求和利益是什麼呢?至少現在我們可以說民進黨的追求就是台獨,其短期利益就是上台執政,上台執政又是為了推進台獨。謝長廷處心積慮的這個政治舉動一定是為了這,他不會偉大到大陸期待的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和交流融合,謝長廷的人生歷程與做人的格局已經一再告訴我們答案。

  那麼,謝長廷的舉動能否達到他的政治所願呢?這就是我們關心的關鍵所在。我們都知道,馬英九的兩次“總統”選舉勝出,都得利於兩岸政策。特別是連任選舉就是贏在“九二共識”。所以蔡英文感嘆“最後一哩路”的遙遠。民進黨人只要補上這“最後一哩”,加上國際經濟困境的大環境、馬英九的執政不彰、國民黨的策略錯誤,民進黨上台執政的可能性非常大。那麼民進黨該如何補上這“一哩”呢?兩種方法:一是放棄台獨主張,同意“九二共識”或者提出類似於“九二共識”的主張,總之走進“一個中國”框架,從而獲得大陸歡迎。二是收藏台獨主張,同樣提出類似“九二共識”的說辭,形式上似乎走入“一個中國”框架,其基本的台獨主張不變,一旦取得執政地位,就大力推動台獨理想,而大陸將信將疑也只好和握手言歡。這兩者哪一種對民進黨補上“一哩路”幫助最大呢?絕對不是第一種,因為這樣的話民進黨得到了大陸支持卻丟掉了台獨基本教義派,同樣不能在選舉中取勝。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工一個“半拉子工程”,大陸不抵制,最好還能握手攀肩,中間選民以為民進黨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與交流,死硬台獨派也能諒解民進黨的苦心,民進黨就成功了。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判斷:民進黨要走的就是第二條路。謝長廷之旅無非是完成這個歷史使命!收獲成果的很難想象是大陸。

  如果我說的不幸言中,那麼兩岸將呈現這樣的後續局面:謝長廷由於本就是內部有默契的情況下去大陸,且溝通有效在民進黨內的地位日漸鞏固;民進黨充分與民間支持者和台獨團體充分溝通取得對民進黨兩岸策略的理解;民進黨兩岸事務委員會要推遲到2014年以後成立,意在發揮大選效應;民進黨進一步通過兩岸事務委員會推出類似“九二共識”的“憲法各表”,抵消“九二共識”對中間選民的吸引力;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雖有大的開放,但由於有民進黨掣肘和獨派強烈抵制,加上怕走太遠得罪主張維持現狀的中間選民,兩岸關係進展有限,在民進黨攻擊下窮於應付;很可能2016年國民黨在大陸向民進黨招手的效應下失去執政權,民進黨重掌政治大權,“去中國化”大行其道,大陸也沒什麼好辦法,坐望台獨勢力增長。

   我以為,大陸政府這次的鋼絲走得太危險。但願我是杞人憂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