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家糧食局倡導“饑餓體驗” 尋找飢餓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6 20:15:16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今天是世界糧食日。這個日子注定不平靜——今年,國家糧食局首次在全國廣大糧食幹部職工中發起倡議,倡導自願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在尋找饑餓感的過程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收獲?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10月16日零點的鐘聲響起,睡夢中的人們並未在意。然而,有一群人卻開始了24小時的饑餓體驗。山東現代職業學院楊會君是參與體驗活動的一員:

  楊會君:14個小時,沒吃飯,也很少喝水,今早和同學來的時候喝了半瓶水。我們學校好多人和我一樣都沒吃飯、沒喝水,大家都蠻難受的。我們平時嫌飯堂飯不好吃,突然想到很多地區的人連飯都吃不上,感覺自己以前蠻不懂事的。

  其實饑餓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四五十年前,我們的父輩深刻理解什麼叫真正的饑餓。即便在21世紀的當下,地球上還有9億人吃不飽,每六秒鐘就有一個兒童因為饑餓而死亡。體驗饑餓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國家糧食局發展交流中心主任田雨軍一再強調,活動僅僅是一個倡導,參與者完全出於自願。

  田雨軍:我們是一種倡議,是自覺自願參加,您要是覺得合適,今天就嘗試一下。

  古人用“不受嗟來之食”來定義高尚品格的人,足以見得饑餓是一種折磨軀體和意志的“毒藥”,與它相比很多現代人所說的痛苦顯得很淺薄。田雨軍表示,體驗饑餓並不是要折磨任何一個人,而是讓人們意識到司空見慣的糧食就如同空氣和水一樣平凡而珍貴。

  與普通人比較起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最能體會糧食的珍貴,以最為浪費糧食而痛惜。劉娟是安徽省阜陽市開發區的一位農民。現代化讓種植糧食不再那麼艱辛,然而收割機巨大的損耗讓她心痛不已。

  劉娟:收得也好也不好,有時候玉米倒了,就有點丟玉米。

  阜陽市農機局紀檢組長朱曉明慨嘆,今年玉米長勢喜人,但是最後產量卻都不高,平均畝產只達到了一千斤左右。因為行距不夠,很多糧食白白被浪費。

  朱曉明:如果行距不滿足要求的話,在收獲中,有些玉米可能就會出現被推倒,有些棒子就會收不到,收不到就會掉下,掉下然後就會損失。

  與收割,加工的損耗比較起來,浪費掉的糧食更加讓人痛心,據統計,中國餐飲業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2億人。剛剛擺脫饑餓的中國人似乎迅速忘掉了饑餓的過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