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稱日本“購島”鬧劇凸顯政治右傾化走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7 11:50:09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今年9月11日,日本政府與釣魚島土地的所謂“島主”簽訂釣魚島“土地購買合同”,實現所謂“國有化”。這一事件導致中日關係急劇惡化。日本政府除了追求所謂的國家利益目標,提升本屆政府和民主黨的支持率等考慮以外,其背後的推動力量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從深層次來講,野田內閣的“購島”鬧劇凸顯日本政治右傾化走向。

  野田與石原演雙簧

  半月談刊文稱,野田佳彥自從問鼎首相寶座以後,很快就表現出了一種對抗性的色彩。到日本航空自衛隊基地視察時,他要求自衛隊做好戰爭準備,並歪曲地引用所謂“忘戰必危”的中國古代經典,故意渲染中國和朝鮮等國家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野田一個人的看法,而是代表了日本民主黨、自民黨等日本朝野右派政治勢力對於周邊國家和日本所處態勢的基本政治判斷。

  反過來說,正是由於日本右派政治勢力對周邊一些國家帶有政治敵意的判斷,才不斷在自己內心深處產生本國遭受威脅的想法。這正是右派政治勢力典型的心理寫照,即一方面要推行強硬的外交、國際路線;另一方面以不負責任的態度把這種強硬的外交、國際路線的責任推卸給外部社會。

  在一部分日本右傾化民眾的支持聲浪中,日本政府與石原慎太郎既相互鬥爭,爭奪“購島”的主導權,又相互勾結,相互合作,最終實現“購島”鬧劇的雙簧效應。這種進一步侵犯中國釣魚島主權的行為說明日本政府在本國私利和部分狹隘選民的支持下,開始走向不惜同中國長期對抗的道路。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並未放鬆繼續同韓國爭奪獨島(日本稱“竹島”)的政策。日本要擴張本國領土的野心並不滿足於同中國爭奪釣魚島,對屬於美國主導同盟框架下的韓國也毫不手軟。這表明日本右傾化的國際政策取向和蔑視亞洲國家的殖民政策印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