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蘇貞昌不能一味忽悠大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1 12:04:08  


蘇貞昌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中央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對於謝長廷大陸之行一直不肯公開表態的蘇貞昌,日前雖首度表達肯定之意,卻仍然堅持中國事務委員會不急的論調。乍聽起來,其說法似乎言之有理,但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蘇貞昌的說法其實都是藉口,可以說完全是忽悠大家。
 
  謝長廷返台之後,外界普遍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可能在近期成立,但蘇貞昌卻公開表示,這件事沒有急的條件與必要。當記者追問究竟何時才會成立?蘇貞昌答覆說:“中國事務委員會是一個內部平台,不是涉外單位,這個平台讓各方意見,互相提出,互相檢驗,最後形成共識,當條件夠了,氛圍形成了,必要到了的時候就成立。”
 
  這段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不過,這個平台如何運作?是設立一個網站,讓大家在上面自由發表意見?還是舉辦座談會或研討會,邀請各界人士發表意見?意見提出之後,如何相互檢驗?假使意見分歧,最後是由哪個人或是哪個單位來整合?究竟要經過什麼程序得到共識?這些問題蘇貞昌都完全沒有解釋。
 
  社評指出,耐人尋味的是,蘇貞昌又強調,民進黨的政策會與中國事務部都有進行內部討論,也舉辦公開座談會,並且一直找學者專家舉辦許多會議,從各種面向一起討論。試想,這難道不就是中國事務委員會應該做的工作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中國事務委員會要怎樣蒐集各方意見?又從何檢驗?如果是的話,那又何必疊床架屋?
 
  另外,蘇貞昌強調,“民進黨不是一言堂,可以互相檢驗,互相說服,不是成立一個委員會才能講,也不是辯論才能形成共識”。聽起來好像十分民主;不過,蘇貞昌能不能具體告訴大家,獨派人士對謝長廷之行強烈反對,民進黨內對“憲法”各表也有諸多質疑,他準備用什麼方式讓謝長廷和這些人士互相說服?在不進行辯論的狀況下,民進黨又怎樣形成共識?是透過表決?黨員投票?還是公投?蘇貞昌同樣沒有答案。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蘇貞昌一再強調,他不把中國事務委員會列為優先順序,是因為民進黨現在傾全力救經濟,傾全力拚民生。這番話如果是真的,當然可圈可點。問題是,民進黨現在究竟做了哪些事?當然必須要檢驗一下。
 
  以救經濟來說,民進黨一直抨擊國民黨政府傾中,使得台灣出口過度集中在大陸,所以應該要分散市場,並與其他主要貿易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話雖不錯,但民進黨卻從來不提,要是台灣與大陸關係不佳,怎麼有可能與其他貿易大國簽訂FTA?同時,在全球都受到歐債風暴衝擊的狀況下,台灣主要出口市場無一倖免,究竟市場該如何拓展?要有哪些配套措施?民進黨至今從未提出具體對案!
 
  同樣的,就拚民生來看,民進黨不斷攻擊國民黨政府連年赤字,債留子孫,卻經常呼籲要增加地方補助款;對於各種社福支出又競相加碼,試問,如此不矛盾嗎?又好比民進黨抓住民生痛苦指數升高窮追猛打,可是對於平抑物價,民進黨什麼時候提出過一套完整的方案?
 
  顯而易見,蘇貞昌講的話通通都是藉口,說穿了就是他根本不想讓謝長廷主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也完全無意調整民進黨的路線與立場,只是對於外界高度期盼民、共良性互動,忽悠大家一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