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京媒:美國大選就是一場政治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5 15:46:18  


 
  翟東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需求創造供給,美國總統候選人在辯論中大肆炒作“中國問題”,是因為這種行為有助於他們在辯論中得分,有助於拉攏到目前為止還在搖擺的中間選民。 

  一般而言,國際經貿給雙方都能帶來正收益,每一方都有人獲益也有人受損。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這部分受損失者儘管在人口比例上佔少數,但是在政治上有可能頗有影響,而且他們有更強的集體行動意願去影響政策。中國的工業化又改變了全球市場上歐美和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條件,面對中國工業化力量的競爭,美國的工會勢力和一部分製造商就是這樣的受損者,他們的呼聲和壓力構成了美國總統候選人炒作中國問題的經濟基本面。 

  美國選民的情緒在此過程中也很重要。美利堅民族當下的心態特徵可以用焦慮、懷疑和不自信來概括。十年前還沉浸在“單極霸權時刻”的虛幻榮光之中,短短十年之後,形勢截然相反:經濟低迷,國際影響力坍塌,前途迷茫。美國兩黨的精英顯然把握住這樣一種普遍民族心態,但是他們又不能坦率承認美國國運逆轉源自他們稱霸政策的愚蠢和經濟政策的失敗,而只能從外部世界尋找替罪羊。中國崛起最快,是最明顯的潛在挑戰者,所以很自然地,他們把責任推給中國是一種“政治正確”的選項。 

  傅夢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美國無就業增加的經濟復甦綁架了美國大選。美國大選候選人炒作“中國問題”,目的在於讓中國成為美國經濟問題的替罪羊。中國經濟實力正在加快接近美國。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中國經濟總量將於2014年超過美國。目前中美經濟總量分別占世界的 15%和18%。美國對於中國的快速崛起保持著戰略警惕。 

  牛新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研究員):美國大選候選人炒作“中國問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吸引選票,吸引老百姓。羅姆尼在選戰中,炒作要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匯率等很多問題都很複雜,美國老百姓也不清楚。羅姆尼把問題簡單化了:為什麼經濟不好?因為工作流失到中國去了。為什麼工作流失到中國?因為中國操縱匯率,在貿易中有欺詐行為。 

  譚雅玲(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和貨幣對美國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只能叫影響力,不能叫威懾力。中國的經濟實力和規模在增加。站在美國的角度,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是挑戰美元霸權。美國大選候選人炒作“中國問題”目的在於干擾和恐嚇中國經濟,造成決策者緊張、市場緊張、投資者緊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