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十五地級市“高配”副省級市委書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6 09:10:55  


 
  減少行政層級新形式

  省委作為地方最高一級領導機構,形成中國獨特的“塊”狀政治,而這每一“塊”都是相對獨立的集權機構,管轄區內所有事務。對於不同城市而言,鞏固並實現自身發展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進入決策層。

  常委的部署也包含這樣的考慮,在中國獨特的行政生態環境下,市委書記的“高配”(進入常委)意味著市委書記同時成為省委領導人,直接參與到省級的資源分配、戰略規劃及城市發展的決策制定中,而不是以往的“貫徹上級部署”和“傳達精神”。

  下轄行政區一把手“高配”顯示了該地域的重要性,主要因素之一便是經濟實力,位居江蘇GDP前兩位的蘇州和無錫的市委書記長期以來一直是省委常委,像大連、廈門、青島這些經濟發達的副省級城市也都在常委中有一席之地。對於直轄市來講,能夠進入市委領導班子的地區則無疑均有著特殊地位,如天津的濱海新區、上海的浦東新區、北京的朝陽區等。

  對於省委來說,地級市的“高配”更多的是出於地區綜合以及平衡發展的考量,同時有利於化解區域間潛在的紛爭和矛盾。

  區域性發展戰略需要

  近年來,各省級行政區內,“省會獨大”現象突出。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省會的經濟總量往往能比排名第二位的城市高出兩到四倍。人口和資源的過度集中加劇了省會城市的擴張,又帶來了拆遷、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國務院在近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強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區域功能區的劃分。市委書記配備規格“升級”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2003年,國務院確定了湖北的“一主兩副”的區域發展戰略,即以武漢為省域中心城市,襄陽、宜昌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錯位發展。如果放在地圖上看,這兩個城市與武漢一起正好聯成一個形狀與湖北省類似的三角形。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可以看作是對武漢“一城獨大”狀況的解決方案。不過,從戰略的實施到兩市市委書記的真正“高配”經過了近10年的時間。

  同處中部地區的江西贛州,作為江西省人口規模第一、經濟規模第二的地級市,同時與南昌一南一北作為區域經濟的中心,也是近年國家推動的與台灣相望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規模最大的中部城市。贛州市委書記長期以來一直擔任省委常委。

  與此相似的是緊鄰澳門的珠海。如果按照經濟總量測算,作為最早的經濟特區,珠海只能在廣東省排到十名左右的位置。但是去年,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視察珠海時說:“廣東‘十二五’崛起看珠海。”因為珠海選擇了與地區其他城市粗放型出口導向經濟不同的發展路徑,通過引進航天工業和船舶工業、建設“上天入海”的發展規劃,與廣東省委轉變經濟結構的戰略部署一脈相承。有學者分析,這次珠海市市委書記“高配”是“偶然中的必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