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渠道匱乏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管理系主任靳敏說,推廣節能燈實現了節能減排,但“用起來很節能、收回去沒渠道”已成當今電子廢棄物突出問題之一。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北京、武漢等地走訪,發現無論是超市還是廢品回收站,廢舊節能燈“白給也不要”。北京一家燈飾店老板說,曾有企業搞公益回收,卻被人認為要把節能燈收去翻新再賣。節能燈回收箱要墊海綿,運輸得小心翼翼,搞回收純粹“賠本兒賺吆喝”!
一家照明企業業務經理說,在中部一些大城市社區開展的公益活動,往往半天也收不回幾只節能燈,而垃圾桶、垃圾站裡混在雜物中的廢舊節能燈時常可見,被當成普通生活垃圾被送填埋場或焚燒處理。無奈,活動組織者只好告誡居民不能將廢舊節能燈敲破,不能給小孩玩,套個塑料袋再扔。
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擁有一套年處理廢舊節能燈1700噸進口裝置,在國內非常罕見。在這類處理線上,佩戴防護裝備工作人員把廢舊節能燈送進處理設備後,經粉碎、汞吸收等工序回收。據了解,上海電子廢棄物交投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嚴重“吃不飽”,主要靠一些機關單位送點廢舊燈管過來。
需多管齊下
長沙市再生資源協會秘書長周儆提供的資料顯示,與中國“一扔了之”相比,日本、歐美、台灣地區廢舊節能燈回收率達80%以上。周儆等人赴台灣考察看到,“中國電器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一個製造、銷售和回收廢棄照明光源循環體系,汞、熒光粉、玻璃的回收利用率分別達100%、60%和30%。在地方公告應回收項目(照明光源類)管理基金補貼下,“中國電器”處理社區上繳廢燈管生產線保持著正常負荷運行。
相關專家結合海外經驗,建議未來推進廢棄節能燈回收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宣傳廢節能燈不能“一扔了之”。雖然節能燈2008年就被納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社會至今仍只知其節能之利、不知污染之害。為此,要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節能燈作為“危廢”嚴禁隨意丟棄和非法處理的社會共識。
二是強化生產者環境責任。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屬於行業性推薦標準沒有強制力,為此可探索率先在節能燈這類“危廢”電子產品領域率先建立強制性行業標準切實降低污染,同時要求廠商在廣告、產品包裝、銷售現場醒目警示污染風險。
三是加大財政介入力度。從一些先進國家和地區經驗看,廢舊節能燈回收有銷售市場、社區和民間環保組織三種渠道。鑒於節能燈易碎、資源回收利用價值低且處理成本高,國家應將其回收利用納入財政支持範疇。要制定實施細則扶持社區、企業、環保公益組織設立固定回收點;對居民上繳廢燈給予物質鼓勵;把節能燈推廣財政補貼與中標單位建立回收機制相掛鈎;對企業和中心城市在合理規劃範疇內建立無害化處理中心,給予財稅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