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IMF研究報告:峰值石油損害全球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9 21:31:58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世界不會在近期用完石油。但是眾多地質學家和分析人士仍然擔心,我們的石油供應將無法像過去那樣迅速或輕易地實現增長。我們將不得不動用較難開採的石油,以滿足我們對原油的需要。石油變得更加昂貴,這將導致物價上漲。而高油價還可能會拖經濟增長的後腿。

  參考消息綜合華盛頓郵報消息報道,至少,這就是“峰值石油”概念背後的基本觀點。確實存在某種讓人擔心的理由。在1981年至2005年間,世界石油產量以每年1.8%的速度穩步增長。一切平安無事。但是從2005年前後開始,石油產量似乎進入了一個穩定期。而且由於石油需求持續上升——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這導致了油價飈升。如今油價離每桶100美元沒有多遠了。一些經濟學家擔心,這已經給全世界的經濟增長拖了後腿。

  如果“峰值石油”真的已經出現,那麼情況到底有多糟糕?這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兩位經濟學家試圖在題為《石油與世界經濟:一些可能的前景》的最新工作論文中回答的問題。邁克爾.庫姆霍夫和德克.繆爾兩位作者並沒有就石油供應的未來演變作出任何明確的預言,而是模擬了若干種假想狀況,其中石油將變得更加匱乏,世界努力適應這種情況。

  該工作論文對世界應對油價上升的可能方式進行了有趣的考察,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假想狀況吧:

  1.石油產量的增長十分緩慢,或者進入穩定期。這是庫姆霍夫和繆爾所採用的基本假想狀況。

  2.石油產量以較慢速度增長,不過世界相當輕鬆地適應了。

  3.石油產量以較慢速度增長,但是世界無法找到替代品。

  4.石油的重要性被證明大大超出了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想。

  5.石油產量開始迅速縮減。這是一種世界末日的情形。

  無論如何,模擬這些假想狀況都非易事——尤其是因為各國會以不可預知的方式作出應對(如果原油產量開始萎縮,一些石油生產國可能會開始限制出口,抑或燃料補貼可能會影響需求彈性)。不過IMF的這兩位作者表示,不管怎樣,完全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即石油產量的適度下降可能會帶來“戲劇性”後果——而對於世界來說,這些後果將被證明是極其難以適應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