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大陸發表涉釣白皮書正當其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4 00:25:00  


 
  大陸涉釣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及其重大意義

  此次中國大陸方面正式以白皮書的形式表達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與政策取向,著實令人振奮。一方面,無論是日本官方的所謂“基本見解”,還是台當局的前述說帖,二者雖有白皮書之實,但無白皮書之名,這不免使得它們的影響力要遜於中國大陸的白皮書。因為白皮書更正式、更具權威性,也更符合當代國際社會的通行準則。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白皮書發表於釣魚島爭端受到舉世注目的當下,尤其是在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高度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白皮書所包含的信息在傳播速度和受眾規模上遠非發表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日方所謂“基本見解”所能比。這份白皮書的發表可謂正當其時。

  縱觀中國大陸此次發表的涉釣白皮書,可以發現它在整體結構與論述方式上與台當局的上述說帖有高度相似之處。這個白皮書約有6700字,雖然不比台當局的說帖篇幅長,但仍遠遠超過日本方面的所謂“基本見解”。從結構上看,這個白皮書的主體除了前言和結束語外,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題為“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主要從歷史和國際法的角度,論證釣魚島屬於中國,其作用相當於台灣說帖的第二部分。而兩岸在使用歷史資料和證據方面,甚至高度重合。白皮書的第二部分名為“日本竊取釣魚島”,第三部分名為“美日對釣魚島私相授受非法無效”,這兩個部分詳細回顧釣魚島在甲午戰爭期間被日本竊取、甲午戰後割給日本、美國在戰後非法託管、美日之間私相授受的歷史經過,其作用相當於台灣說帖的第一部分,二者有相當大部分的重合,差別主要在於對待1951年“舊金山和約”和1952年“台日和約”的態度。大陸方面對這兩個條約的效力完全否認,而台灣方面則承認並援引了這兩個條約的相關條款。白皮書的第四部分名為“日本主張釣魚島主權毫無依據”,主要是對日方的所謂“基本見解”進行逐條批駁,其作用相當於台灣說帖的第三部分。白皮書的第五部分名為“中國為維護釣魚島主權進行堅決鬥爭”,主要回顧1970年代以來大陸方面為維護釣魚島主權所採取的歷次行動,類似於台灣說帖的第四部分。當然,白皮書在這一部分主要是講大陸方面所採取的行動,台灣說帖的相應部分則陳述台灣方面所採取的行動。台灣說帖還在這一部分展望了釣魚島問題的解決前景。

  海峽兩岸在涉釣官方文件上出現如此高的相似度並不令人意外,甚至可以說是必然結果。兩岸目前的憲法都自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那麼兩岸當局在採用1949年以前的歷史、法律等方面的證據時,必然會高度一致,因為這是它們在各自聲索釣魚島主權時的不二選擇。這既反映出兩岸同根同源的不爭事實,又在客觀上形成對日本的分進合擊局面,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長期以來,日本拒不承認釣魚島主權問題存在爭議,也拒不承認中日之間曾有“擱置爭議”的政治共識。其所謂的“基本見解”雖然強詞奪理、漏洞百出,但畢竟是日本政府面向全世界公開發表的官方文件。國際上對釣魚島問題有興趣的研究者和媒體不免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蒙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方面如果繼續保持沉默,或者未能給予相應的反擊,國際社會就會繼續受到日本的蒙蔽,進而對中國訴求的正當性產生懷疑或困惑。自2010年9月發生日本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扣壓中國福建籍漁船和船長的突發事件後,尤其是在今年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爭端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兩國圍繞釣魚島主權產生的激烈爭議完全攤開在國際社會面前,日方所謂釣魚島主權“不存在爭議”的謊言可謂不攻自破。然而,謊言被揭穿了,真相又何在?國際社會不免會產生新的困惑。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陸正式發表關於釣魚島問題的白皮書,向國際社會詳細說明一個“真實的釣魚島”,包括中日釣魚島主權爭議的來龍去脈,從歷史、地理、國際法等角度闡述中國對釣魚島主權聲索的正當性與合法性,駁斥日本主張的荒謬性與非理性,以及美國作為東亞域外大國在釣魚島主權爭議問題上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竊取”、“非法託管”、“私相授受”成為最能說明釣魚島問題歷史脈絡的系列關鍵詞。這些關鍵詞隨著白皮書本身在國際社會的傳播,對於導正國際視聽、揭露日本不放棄侵略野心、美國出於私心而不惜損害國際正義的醜行,對於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正義行為給予理解、同情和支持,都將產生實際效果。⑥有了這個白皮書,我們就不必擔心日本方面通過所謂的“基本見解”繼續歪曲事實,因為國際上任何一個懷有正義感的學者或媒體,都能通過比較得出孰是孰非的正確結論。我們甚至可以把中國的涉釣白皮書與日方所謂的“基本見解”這兩個官方文件的多種語言版本並列放置在中國的官方網站,讓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和釣魚島問題研究者去比較、去甄別、去評判。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和勇氣。

  大陸涉釣白皮書向台灣方面釋放的善意

  作為一個兩岸關係的觀察者,筆者也注意到這份白皮書向台灣方面釋放的善意。首先,白皮書除在引用兩部大陸法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時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詞彙外,其餘地方全用“中國”一詞,從中可以看出大陸方面在撰寫這個白皮書時,充分考慮到台灣方面的感受,並試圖與台灣方面的涉釣說帖相“兼容”。反觀台灣方面在其涉釣說帖中的用詞,卻大量使用“中華民國”和“台灣”的稱謂。這也反襯出大陸方面在兩岸關係上前所未有的自信與包容。

  其次,白皮書明確承認,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還從地理、地質、歷史和法理的角度加以證明。這顯示出大陸當局在釣魚島問題上並沒有因為兩岸尚未統一的現實,而去刻意隱瞞歷史或歪曲事實,也沒有算計著要撇開台灣而“獨佔”釣魚島,從而為未來一旦取得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後,與台灣方面以某種方式共同管理釣魚島、共享釣魚島海域相關資源,預留了想像的空間。當然,其前提條件應當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框架依然存在。

  第三,白皮書第五部分在回顧“中國為維護釣魚島主權進行堅決鬥爭”時,特意用一整個自然段來褒揚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在保釣事業中所做的貢獻,尤其提到“兩岸同胞在民族大義面前,在共同維護民族利益和尊嚴方面,是一致的”,它表明了大陸方面在兩岸合作維護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的開放態度。在台灣當局一再公開宣稱不與大陸聯手解決釣魚島爭端的情況下,大陸方面仍向台灣方面釋放這樣的善意,更是難能可貴。這一點值得島內執政者深思。

  馬英九先生已經多次表態,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島內的多次民調也顯示,超過70%的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釣魚島問題無疑是一個涉及到中華民族尊嚴與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則問題。“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是民族先賢對我們的諄諄教誨。然而,釣魚島問題、乃至台灣問題的產生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我們民族內部因“兄弟鬩於牆”而未能“外禦其侮”的結果。我們理解台當局在這個問題上面臨若干困境,有其難言之隱,但我們也期待兩岸同胞發揮民族智慧,以某種適宜的方式,共同維護我們的民族尊嚴與核心利益。

  注釋

  ①這裏所說的“釣魚島”,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八個島礁和它們周邊的各個小島和岩礁。大陸方面稱之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台灣方面稱之為“釣魚台列嶼”,日本方面稱之為“尖閣諸島”。本文統一稱之為釣魚島。

  ②這個白皮書的中文版全文可從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官網獲得:http://www.scio.gov.cn/zxbd/tt/201209/t1222670.htm

  ③中國政府自1991年以來所發佈的白皮書,可參見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官網:http://www.gov.cn/zwgk/2005-06/02/content_3618.htm

  ④這個文件的中文版全文可從日本外務省官網獲得:http://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china/pdfs/r-relations_cn.pdf

  ⑤關於對日本所謂“基本見解”的批駁,大陸和台灣都已有大量文獻。大陸方面有代表性的文獻,可參見金永明:“批駁日本關於釣魚島列嶼領有權基本見解的錯誤性”一文,載于《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年第2期,第136-140頁。

  ⑥這個說帖的中文版全文可從台當局“外交部”官網獲得: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ListOnecolumn/?opno=027ffe58-09dd-4b7c-a554-99def06b00a1

  ⑦美國《紐約時報》今年9月19日在其電子版評論專欄中刊載該報資深評論員尼古拉斯─克裏斯托弗的評論文章《釣魚島背後不便直視的真相》。他在這篇文章中引用了來自台灣的研究人員從日本和台灣收集到的資料寫道:“有證據顯示日本1895年實際上當作戰利品從中國奪走了釣魚島,我對中國的立場感到同情”。我們相信,隨著中國大陸涉釣白皮書的內容被更多的國際媒體和學者瞭解,此類聲音將會越來越多。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1月號,總第17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