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結果評析
http://www.CRNTT.com   2012-11-17 10:05:11


民建聯是此次立法會選舉最大贏家
  中評社╱題:香港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結果評析 作者:莊金鋒(香港),中國小城鎮發展研究院首任院長、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一次意義非同尋常和選情空前激烈的重要選舉。本文擬就香港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的重大意義與若干特點、如何看待建制派在選舉中的喜和憂、如何評估反對派在選舉中的得與失問題等大家較為關注的幾個重大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最後就今屆在立法會選舉後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向特區政府與建制派提出幾點建議。

  第五屆立法會選舉的重大意義和若干特點

  (一)從長遠的戰略眼光理解重大意義

  有學者指出今屆立法會選舉,“對於香港社會特別是政界,這場選舉意義非比尋常,不僅關乎未來四年乃至更長時期的香港政局的變化發展,更將決定各政治團體的勢力走向,於是有人稱2012年立法會選舉如同‘生死存亡’之戰。”①但其實,今屆立法會選舉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從更宏觀的戰略視野來看,其重要影響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從中方的來看,這是2010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之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憶當時,中央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果斷拍板接納區議會改良方案,對推動香港深層次矛盾積極轉化,加強香港與中央互動互信的關係,孤立、打擊對抗憲制的勢力和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有重大和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其二,從美國和香港反對派的博弈來看,則是企圖利用“政改方案”,通過其在香港的政治代理人搶奪香港的管治權。2010年8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由前港英布政司霍德出馬,他在訪港期間,分別秘密會見了反對派各政黨要員及反對派喉舌老闆,要求“香港民主力量”(反對派)選舉支持率佔六成的格局不能萎縮,而且要力爭反對派得七成票。但是,美國和香港反對派的如意算盤未必能實現。

  其三,從香港選舉政治來看,第四屆特區政府將提出2016年立法會選舉和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法案及其修正案,經第五屆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這將為香港未來普選奠定基本政治格局。②換句話說,第五屆立法會承擔著重大使命,即承擔著通過2016年立法會選舉和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任務,這就意味著本屆立法會對香港政制發展影響重大。故本屆立法會的選舉結果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生態分佈,政黨力量版圖,香港的前途與命運,均具有重大影響。

  (二)從多層次、多角度理解主要特點

  第五屆立法會選舉呈現多方面的特點:

  首先,是登記選民及其選民權利的增加。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正式登記的選民,根據特區政府公佈的資料,地方選區選民人數為3,466,175人,功能界別選民為240,711人,兩者合計為3,706,908人,總數比上屆多了122,674人。同時,本屆立法會選民首次擁有兩張選票(即“一人兩票”),既可以投票選出屬於自己地方選區的議席,又可以投票選出屬於自己功能界別的議席。沒有辦法參加傳統功能界別的選民,可以參加新增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的五個議席選舉。上述登記選民及其選民權利的增加,說明香港社會的公民意識在提高與回歸以來民主政治的穩步發展。

  其次,選舉過程中出現一些新情況。一是第五屆立法會議席和候選人增加。議席由過去60席增加至70席,包括35席由地方選區直選產生的議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別產生的議席和功能界別新增加的5席。與此同時,參選的候選人也相應增加,上屆立法會候選人為201人,本屆立法會候選人為287人,增加了86人。這意味著市民選舉意識在提高,選戰氣氛將更加激烈。

  二是“超級議員”成為各主要政黨爭奪的焦點所在。新一屆立法會議席中,尤以新增加的“超級區議員”功能組別席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超級區議員”的席位之所以被形容為“超級”,是因為參選者需先取得15名區議員提名,再由322萬名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因此,建制派與泛民主派均派出重量級“政治明星”參選。7位重量級政治人物搶奪5個席位。

  三是各政治力量分化組合呈現新態勢。一方面,反對派內部矛盾重重,分裂嚴重,有政黨為自身利益而不再理會反對派的整體利益。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公民黨在新界西搶票,令民主黨在新界西全軍盡墨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建制派的矛盾也開始公開化,如在港島區,自由黨的劉健儀和新民黨的葉劉淑儀互相攻擊,各不相讓。可見兩大陣營爭奪議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