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著眼中國長遠利益 全力阻擊日本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31 20:15:48  


  作者﹕ 蔣明桓  寧波  投資分析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分析中國經濟貿易關係似乎是個熱門領域。個人以為,分析中日經貿關係,應該放在國家競爭力的總體戰略中思考,充分考慮人口結構變動這一國家競爭力之核心要素的基礎上加以通盤考慮與研究。

  例如,通過簡單分析中日兩國勞動力人口和真實GDP的發展趨勢可以得出如下分析判斷:首先,從真實GDP數據上看,日本真實GDP已進入底部,而中國真實GDP卻正面臨周期性大調整。如果我是日本人,堅決跟美國走,因為這最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其次,從勞動力人口數據上看,大體2020年左右進入底部可能性較大,可能經歷十年左右底部整理後,勞動力人口形勢開始好轉,同期中國勞動力人口卻較大可能正經歷明顯老齡化。

  從上述分析可知,展望未來30-40年的經濟和人口結構形勢,趨勢上對中國不利,至少壓力會比現在明顯增大。所以,現在開始認真思考和採取有效措施全力阻擊日本經濟,讓日本經濟長期在底部徘徊,從長期看是有利的。同時,畢竟國士狹小、資源貧乏,對外擴張是先天就具有的天然特征,加之當前日本社會整體右傾化是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如果現在不全力阻擊日本經濟,到時會更加助長日本對外侵略的本性,軍國主義的幽靈複活,再次發動侵華戰爭不是不可能。

  事實上,中國和日本各自國家競爭力的此消彼長關係到誰能在未來取得東亞政經發展的主導權。未來能否以中國為主導,取決於中國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調整效果,以及在此基礎上國家實力的增長程度,這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所以中日之間的鬥爭是長期的,沒有一二代人是很難看到結果的。

  此外,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調整都是能量的釋放。而有放就有收,中國經濟調整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應該更多考慮給誰是一個重要問題值得認真加以推敲。比如,以本人的看法,德國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是承擔中國調整能量的潛在受益國,“中德國”似乎比“中美國”更靠譜。幫助德國強大的過程中借重德國的力量促進自身調整,積極爭取俄羅斯等力量參與,向形成橫跨亞歐的共同大市場努力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其可行性值得研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