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空洞的憲法各表無法取代九二共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2 09:27:41  


  中評社台北11月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自從謝長廷提出“憲法”各表以及“憲法”共識,並且踏上大陸訪問之後,的確引起一部分藍營人士憂心,認為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立場,差異可能會愈來愈小。我們認為,藍營人士的憂心,有其道理,但也不必過度緊張。
 
  為何有其道理?因為民進黨內部確實已體認到,如果不在兩岸政策上有所突破,既讓大陸不反對甚至接受,同時也能得到中間選民的信任,否則民進黨很可能永遠走完那最後一哩路。謝長廷的舉動,雖然不代表民進黨,雖然蘇貞昌仍說“憲法”各表不是民進黨的立場,但以謝的實力,多少反映出民進黨內已有了轉變的動能。
 
  此外,以現在台灣內部正處於多事之秋之際,民進黨當然不願意將焦點轉移到兩岸議題上。這也是蘇貞昌對謝長廷的倡議,採取冷處理的原因。不過,雖然是冷處理,但可以預見,過了二0一四年選舉後,可能會慢慢加溫。
 
  然而,藍營也不必過於緊張,因為“憲法”各表目前還是空洞的主張,無法取代兩岸共識。無可諱言,不少民眾對“九二共識”的內涵並不清楚,但實際上“九二共識”是有具體的內容。本報日昨社評即指出,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海協會給海基會的函中,清清楚楚地以白紙黑字寫下了雙方各自表述的內容。台方的表述內容有八十三個字,大陸方的表述內容有七十二個字。這些表述內容都是經過雙方主管機關同意的文字,因此它可以成為兩岸的共識,以及其後各項會談與交流的基礎。
 
  互信,是兩岸關係改善的重要關鍵。九二共識的形成,即是兩岸互信建構極關關的一步。海基會副秘書長馬紹章日前撰文指出兩岸建構信任的四項條件,包括共同性、一致性、確定性、以及突破性,我們可以從這四項條件來檢視“憲法”各表。
 
  共同性,主要是指雙方戰略利益的交集而言,交集程度愈高,愈容易建立互信。中共在“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從未動搖,如果民進黨未能在此與大陸形成交集,那要建構信任,恐怕是一廂情願,緣木求魚。所謂“憲法”各表,除非明白點出一中,否則與大陸缺乏共同的戰略交集。
 
  至於一致性,則是指時間前後的一致性、言行的一致性、以及內部的一致性。一致性,即是可預測性,有助於降低彼此心理上的不確定感。然而謝長廷一提出“憲法”各表,立刻被蘇貞昌打槍,換言之,民進黨內部都沒有共識的東西,怎麼可能取代九二共識呢!
 
  確定性,“是指一種正式的、組織的決策,而不只是領導人的談話而已,它同時也必須是無法挽回(irrevocable)的表示。”從這項條件來看,由於大陸對民進黨缺乏基本的信任,“憲法”各表除非有具體的內容,而且經過民進黨內的程序成為黨的立場,否則也沒有取代九二共識的可能性。
 
  最後一項條件是突破性。謝長廷訪陸不能不說是一項突破,但這是個人的突破,與連戰在二00五年的突破不一樣,那是政黨的突破,而且還共同發表了五項願景的新聞公報。“憲法”各表從名稱上而言,多少具有突破性,但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內容,那也只是一項口號而已。
 
  總而言之一句話,“憲法各表”目前還不具備成為民進黨與大陸發展互信的各項條件。藍營與其擔憂民進黨向國民黨的立場靠攏,倒不如多努力提振內政的表現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