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八大受矚目 “中國崛起”進入第二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5 11:38:49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瞭望》新聞周刊刊文說,中國共產黨人,將以怎樣的精神狀態面對這樣的挑戰,將在何種程度上保持強大、旺盛的精神動力,將是決定這場偉大實踐之成敗的最基底的政治密碼。全文如下:

  被海外輿論稱為“2012年世界最重要事件”的中共十八大,即將在北京開啟大幕。世界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著這個東方大國,關注著這個有著8200多萬黨員的大黨。

  其之所以廣受矚目,當然是因為,中國既往的發展給了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三十多年來,尤其是近十年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保持了兩位數和近兩位數的持續經濟增速,發展為GDP總量居世界第二,製造業能力全球第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0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國家門檻。

  這是人類發展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發展奇跡。

  但更重要的是,總結過往、展望未來的時刻,中國已經站在了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關鍵歷史節點。有海外輿論已敏銳地提出,以中共十八大為標誌,“中國崛起”進入第二階段。可以預見,即將開啟的,幾乎可以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又一段傳奇。

  當此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正處在踐行誓言、達成願景的關鍵階段。這樣的誓言與願景,既是向世界做出的重大宣示,也是對中國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到建黨100年之際,中國要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世紀夢想。

  完成這樣的任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都未曾有過的壯舉;實現這樣的夢想,亦是對我們這個黨的全新挑戰。

  丹青難寫是精神。一個人的精神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執政黨的精神往往決定一個國家的作為。中國共產黨人,以怎樣的精神狀態面對這樣的挑戰,在何種程度上保持強大、旺盛的精神動力,將是決定這場偉大實踐之成敗的最基底的政治密碼。領導這場史無前例壯舉的中國共產黨人,將怎樣從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中汲取營養,又將如何深刻和廣泛地動員全體國民,凝聚成為既具時代動力機制,又一以貫之、舉世獨有的中國精神,勢必深度持久地影響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走向。

  過去十年,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矛盾互相交織,中國的發展遭遇了一個又一個巨大難題。在這些困難和挑戰面前,中國人民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譜寫了一曲曲中國式的精神壯歌。

  置身於中華民族5000年宏闊歷史背景之下,檢視過去十年並溯及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歷程的偉大成就,不難窺見中國共產黨人對於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繼承、堅守和發揚。但擺在執政黨面前的“四種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在未來征程中,不會消弭於無形,甚或更為嚴酷。面向未來,容不得精神懈怠,不能敗於能力不足,不能失之於脫離群眾,更不容消極腐敗。中國共產黨人需要呈現出與偉大的時代、偉大的目標相匹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狀態與追求。

  需要始終保持具有歷史責任感的擔當精神。擔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為己任,探索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發展的正確道路。多少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的流血犧牲和拼搏奮鬥,凝聚成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已寫入黨章,昭告天下,並被總結為國家價值——以人為本。這面旗幟,就是要讓全體中國人民走向富裕,共同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這種大義擔當持之以恒的踐行,會令中國的發展更加溫暖民心。

  需要始終保持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團結精神。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團結,就是力量。一盤散沙、動蕩不安,一定不會有強國富民之結局。新中國立世63年的經驗已經證明,什麼時候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就能夠共同推進時代的發展與民族的進步。在今天這種觀念多元、價值多元、利益多元、選擇多元的時代,作為歷史和現實的黏合劑、潤滑劑和催化劑,必須緊緊依靠團結精神,引領各民族、各階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求共識、謀發展、聚合力、不折騰,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