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中東逐鹿 缺乏領袖難以破局
http://www.CRNTT.com   2012-11-17 00:55:53


加沙地區在遭到以色列空襲後升起的濃煙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早在最近的這波哈馬斯火箭彈攻擊與以色列空襲發生之前,加沙這塊巴勒斯坦飛地就因頻頻被中東領導人造訪而見諸報端。上個月,卡塔爾埃米爾訪問了加沙,巴林交困中的國王則在考慮效仿,同時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也宣布自己有意出訪加沙走廊。

  就此,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刊發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史蒂夫.庫克(Steven A. Cook)的文章指出,阿拉伯世界近來爆發的動亂、革命以及內戰已經極大地改變了阿拉伯世界的內部政治,同時也對包括伊朗在內的區域權力動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東正呈逐鹿之勢,而且隨著埃及、利比亞、突尼斯以及其它地區的政治系統仍在構建之中,亂局之下目前到底哪國或者哪幾國能夠位居領導地位也還未可知。

  對於中東區域來說,有關領導者的事宜尤為關鍵。那些有著威望、財力、外交手腕以及軍事力量的國家能夠左右中東的走向,或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越陷越深。然而阿拉伯之春則為某一支力量或者某一組力量提供了一個帶領中東進入和平、繁榮乃至民主時期的機遇。

  在2011年春天,受到土耳其民主政治以及成功經濟的鼓舞,一些觀察家相信土耳其正是那些阿拉伯國家的典範。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在2011年9月對開羅、突尼斯以及的黎波里進行的成功訪問,還為認定安卡拉將成為浮現中的區域新秩序自然而然的中心這一觀點添加了強有力的注腳。

  然而,埃爾多安的區域之旅已經過去了一年有餘,雖然土耳其的受歡迎程度依舊很強,但卻呈現出弱化的跡象。在一項最近出爐的民調中,土耳其經濟和社會研究基金(Turkish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Foundation)發現,阿拉伯人對土耳其的區域角色存在著一種緩慢發展中的矛盾情緒。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