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天下非一人獨理 馬英九不能識人用人笨出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8 10:52:48  


  中評社台北11月18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本期刊登一篇評論馬英九“笨拙”的文章,引起輿論譁然。這份以嚴謹、公信力聞名,也是馬英九所高度在意的雜誌,如此嚴詞批判,不僅讓馬個人顏面無光,台灣民眾也是灰頭土臉。因為批馬即是批台,馬的無能、笨拙,台灣民眾雖然感同身受,從外國媒體看到,卻顯得相當刺耳。 

  台灣醒報報道, 這篇文章的標題用“Ma the bumbler”(笨拙的馬英九),內文用“沒用的笨蛋”(ineffectual bumbler)。文中寫的、舉例的(薪資水準、失業率、房價...)誠然都是事實,但是任何事實挑明的寫、沒有建設性意義的負面書寫,讀來只能教人喪氣而無地自容。 

  馬英九應是無力反駁這篇由全球知名雜誌所寫的分析評論的:“馬英九一直未能規劃出一套能讓民眾滿懷希望的未來願景,有時也無法執行一些現在就必須動手的棘手措施。尤有甚者,他經常為了顧及反對黨或媒體的批評,而造成政策反覆。顯示他行事缺乏決斷力。...”但是讀者也都心知肚明,這一路“兵敗如山倒”般的發展,絕非馬政府所願見,雖然有時治絲益棻,卻不能說他沒有努力。 

  要分析馬英九因施政不佳,讓他本人失去昔日的擁戴光芒、讓台灣大多數民眾陷入痛苦的深淵與絕望的未來,持平的歸納應該是:馬英九沒能在全球不景氣的時代因勢利導,反因領導無方、施政連番出錯所致。 

  其實馬還是大有機會的,因為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台灣的民主、台灣的人才都還在,加以,上上下下愛台灣的心也都在;如果馬願意集思廣益(開“國是會議”也可,不開也可)、虛心請教、劍及履及,台灣社會隨時都可以恢復志氣,一起振作起來的。 

  況且,相較於“奸巧”,“笨拙”並不是最惡劣的形容詞,馬也無需太沮喪,領導人的“笨”,常是在於耗盡資源卻一無所成。一般認為,馬的問題主要來自不能識人、用人(“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明太祖寶訓),只要廣開言路,提拔與放手能人,一定會有治理的成果漸漸出現,也必另有重要的國際媒體,為馬的歷史評價翻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