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5日電/日前,劉冠雄的大哥、曾任福州船政局副局長兼工程長的劉敦禧的嫡孫劉友墀專門來到福州晚報,向記者展示了因為劉冠雄故居維修而發現的珍貴船政文物:船政大臣裴蔭森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奉光緒皇帝諭旨,頒給造船有功的劉冠雄的二哥、曾任福州海軍藝術學校校長的造艦專家劉棟臣的獎狀。
劉棟臣是誰?
劉棟臣,又名敦本、冠同,字瓚侯,生於1853年。1868年2月,劉棟臣考進位於馬尾、專門培養造船技師的船政藝圃,畢業後留在造船廠當技術監工,參與製造了40艘軍艦。細算下來,清朝馬尾船政所造的每一艘軍艦,都有劉棟臣流下的汗水。
劉棟臣可以說是中國軍艦製造業誕生與成長的見證者。他參與製造了中國第一艘鐵脅木殼軍艦“威遠”號,結束了中國只能造木質軍艦的歷史。他還參與製造了中國第一艘快碰兵船“開濟”號、中國第一艘鋼甲兵船“平遠”號、中國第一艘魚雷快艇“廣乙”號等。
劉棟臣1914年升任造艦少監,1916年升任福州海軍藝術學校校長。福州海軍藝術學校的前身就是船政藝圃,是專門培養海軍造艦技術工人的半工半讀的職業學校。
當時,學校分內課與廠課。內課設初級工程課程,甲、乙兩班用法文課本,其他班使用英文課本;廠課則是將學生派到馬尾船政所屬的輪機、鍋爐、拉鐵、鑄鐵、模型、木工等工廠學習工藝技術。學校開辦初期,以夜晚上內課、白天上廠課為主。
劉棟臣是福州海軍藝術學校第三任校長,任上治學極嚴,教導學生之言皆發自肺腑。學生雖然畏其嚴厲,但很尊敬他。
獎狀有什麼內容?
記者在劉友墀展示的獎狀上看到,除右上角缺失外,其餘保存尚好,字跡很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