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綠委:委員會不具交流功能 有點失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2 11:22:51  


  中評社台北11月22日電/民進黨中常會昨通過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黨魁蘇貞昌將兼任委員會召集人,並握有人事提名權,形同實質主導兩岸政策。對此,黨內“立委”多認為蘇貞昌要一肩扛起兩岸政策成敗。但不願具名“立委”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不具交流功能,形同另一個幕僚單位,實質意義不大,“讓人有點失望”。 

  中國時報報道,對於“中國事務委員會”是否可能成為民、共交流的機制?民進黨祕書長林錫耀強調,這純粹是外界的誤解。 

  他說,設置要點開宗明義表明,該委員會是要制定台灣有關中國政策與兩岸交流的策略,以維護台灣“主權”、確保台海和平。而委員會的五點任務,則是研判中國情勢、檢討因應兩岸關係、檢討因應兩岸政策、擬定民進黨與中國交流策略,及研判區域政經情勢,完全不是跟中國“打交道”的機關。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名稱,一度傳出可能“去中國化”,改採“兩岸”或“大陸”等中性字眼。但林錫耀昨日強調,這就好像民進黨智庫執行長林萬億的名字一樣,“難道他會因為取這個名字,就帶來財富嗎?我想未必”,呼籲外界別再以“名稱”來論定民進黨有無善意。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能為民進黨帶來什麼,仍須視實際運作狀況而定;蘇貞昌兼任委員會召集人,顯然是想扛起整合黨內意見,但他呼籲蘇在與各方溝通對話的過程中,持更加開放態度,並盡可能納入不同意見。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也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調整應該擴大黨內參與,在充分討論後,以民主原則凝聚黨內共識。對於蘇貞昌兼任召集人,陳其邁表示尊重,但他也提醒蘇未來處理兩岸問題時,不能“由上而下領導”,應該傾聽各方意見,“不要讓人有小圈圈決策的疑慮或批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