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鐵穹對火箭 以哈衝突的矛盾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4 01:27:08  


“鐵穹”攔截系統發射導彈的瞬間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在以色列發動的這場“防務之柱”軍事行動中,迄今為止最令人震撼的軍備應屬用以攔截哈馬斯火箭彈的“鐵穹”。曾經成功研發性能頗具口碑的“巨蟒”空對空導彈的以色列武器製造商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公司開發了“鐵穹”系統,雖然這套系統必然並不是由魔法驅動,但是其仍舊是讓人想起了“克拉克第三法則”(科幻小說作家亞瑟•C•克拉克曾指出,任何一種足夠高等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
  
  就此,美國周刊雜誌網站刊文指出,一套鐵穹系統由五個炮位組成,每個炮位都具有移動性,配備一部雷達、一部高性能計算機以及三座導彈發射器。當火箭彈進入鐵穹系統某一炮位的攔截半徑內(大概60平方英里)時,雷達將對火箭彈的拋射軌跡進行探測,同時計算機將完成幾何運算,進而發射導彈進行攔截。每枚攔截導彈的費用據稱達到了4萬至6萬美元,因此鐵穹系統還能夠作出火箭彈是否值得攔截的快速判斷。

  這整個過程是秒來計算的,而且看起來也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鑒於火箭彈生命週期,例如射向斯德洛特(以色列南部小鎮)的火箭彈其從發射到落地只有15秒的時間,鐵穹在極短時間內作出反應的能力則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巴勒斯坦的那些火箭彈又是些什麼呢?哈馬斯在攻擊中一般使用由自己軍事部門製造的“卡薩姆”火箭彈,現役有三種型號,第四種型號則還在開發之中。至於“卡薩姆”火箭彈的製造,其僅僅不過是一個塞滿了火藥的四英尺炮管,然後在炮管的前端扭上一顆彈頭。“卡薩姆”的射程在有時還不到2英里,有時卻又可以達到9英里。同時火箭彈沒有制導,因此精確打擊幾乎不可能實現。但是這種火箭彈的製造成本連1000美元都不到,哈馬斯可以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劣勢。
  
  此外哈馬斯還使用“喀秋莎”火箭彈,這種火箭彈大多在中國生產,有著更長的射程並且可以裝載更大的彈頭。而不同於俄羅斯人使用的“喀秋莎”,這些從埃及走私過來的火箭彈並沒有配套的移動發射支架,其發射裝置多為臨時組裝,因此同樣在精准度上難以得到信賴。這些“喀秋莎”則依靠更大的爆炸半徑來彌補精准度不足這一缺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