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警惕日本政治向右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5 10:38:26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2012年11月24日在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于11月15日宣佈解散國會,並在12月16日舉行大選後,日本政壇持續向右傾的趨勢越發值得關注。為了從執政的民主黨手中贏得政權,最大在野黨自民黨,以及由知名右翼政客、東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和大阪市市長橋下徹匆促成軍、試圖以“第三勢力”為號召的“日本維新會”,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讓人擔憂的是,這兩股在野勢力似乎都以鼓動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手段,來增加自己的選舉勝算。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評論文章稱,自民黨在11月21日所公佈的競選綱領,在國防上主張擴軍、修改和平憲法;在歷史問題上排除所謂的“自虐”史觀,與中國、韓國唱反調;在教育上要加強愛國主義;在經濟上制定年3%的通貨膨脹目標政策等。自民黨黨魁安倍晉三形容,這是該黨醞釀三年總結的政治理念,並且一定會兌現承諾。輿論已經批評自民黨的新政綱是在開歷史倒車,其極右色彩“超出想象”。

  “日本維新會”也不遑多讓,石原此前在駐日外國記者協會演講時表示,為確保日本在外交上的影響力,有必要擁有核武器。他也主張廢除軍事預算頂限的做法,並在領土爭議上對中國強硬。享有高民意支持度的政治新星橋下,同樣以鼓吹民族主義著稱,為了從地方快速挺近中央權力,缺乏外交經驗的他拉攏石原為盟友,並公開表示如果“日本維新會”贏得選舉,將推選石原出任首相。

  文章表示,在野陣營之所以競相標榜民族主義,與日本民眾對政局長期無能無為深感失望,社會態度趨於悲觀、保守不無關係。雖然民主黨在2009年打破自民黨數十年的政治壟斷,上台執政,卻未能刷新政壇氣象;三年內換了三個首相,使得日本延續了七任首相平均在任僅一年的紀錄。政治上的不確定,導致日本經濟無法擺脫1980年代末以來的“失去的二十年”,不但未能有效應對國債高築、人口老化等長期性挑戰,其經濟總量也被中國迎頭趕上,進一步加深了日本人的焦慮感。

  這都是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抬頭的肥沃土壤,中央政府的失能,為煽動者蓄勢待發提供了機會——批評中央政府軟弱的石原與橋下,因國會選舉需要而暫時放下彼此的政策差異,引發了同床異夢的非議。此前突然在首相任內以健康理由請辭的安倍,這回卻高舉民族主義旗幟捲土重來。他日前甚至討好民粹主義,表示要全力放鬆銀根,並撤換央行行長來落實他的主張。日本股市雖然因而上漲,但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隨後警告,訂立通脹目標後果嚴重,保持央行的獨立性很重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