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日本擁抱民粹是亞洲的威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30 11:09:21  


日本把怨氣和鬥志都衝著中國來,這是東亞的危險,但毫無疑問它對日本的危險最大。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日本社會在快速向右轉。石原慎太郎新加入並做了黨首的日本維新會在民調中已處於第二位置,超過了執政的民主黨。維新會29日明確表示,一旦執政就會廢除半個多世紀前美國主導制定的日本憲法,獨自制定日本新憲法。

  民調領先的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29日大談強化釣魚島防衛,稱有必要將海上自衛隊的退役軍艦派過去,編入海上保安廳。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指出,日本似乎已經離開那個專注於經濟奇跡的國家,朝對外政治對抗走了很遠。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因為日本的國際角色真的在上升,而是它迫切想要掩飾自己的虛弱。經濟活力逐漸流失的日本轉向擁抱民粹和民族主義,表面看上去激烈而堅定,骨子裡卻是被動和絕望的。

  日本國家政治氛圍的轉型有可能成為東亞的長期麻煩,因為外界無力安撫日本的不安。在各國輿論很容易相互找茬和刺激的時候,日本持續的民族主義衝動成了全地區局勢不確定搖擺的重要源頭。 

  一些分析家認為,日本恢復軍國主義毫無可能,這樣的指控缺少根據。那樣的前景可能的確很遙遠,但對日本的鄰國來說,日本一直像關在和平憲法籠子裡不思悔改的老虎,它要跳出籠子的任何意圖和動作都是地區和平的危險。 

  東亞各國都有民族主義,但拿中國來說,主流文化一直對民族主義持警惕和批判的態度,國家領導人尤其致力於對外表達溫和與友善。但日本的民族主義在國內文化中沒有天敵,而且國家政壇大鰐中很多是民族主義的盟友,有的甚至就是民族主義領袖和旗幟。換句話說,日本的民族主義有自上而下的味道,這在東北亞絕對獨一份。 

  日本歷史上不乏冒險和賭博。1941年日本用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而當時日本的國力與美國差距極大,工業產值不足美國的1/20,這樣的冒險完全是反邏輯的,毫無戰略取勝的希望。但日本真就那麼幹了。而且當時的日本與蘇聯敵視,在環太平洋沒有一個盟友,簡直就是個活在幻想中的瘋子。 

  今天日本在中國崛起、韓國發展以及俄羅斯復興的環抱中不僅垂頭喪氣,而且像是氣急敗壞。對和平憲法的憎惡在快速蔓延,如此下去,“新憲法”最終取代和平憲法只是時間問題。聯想到不斷有日本人談論核武器,要突破這突破那,誰敢保證這些今天看來的極端主張不會在某個時刻迅速聚集日本民意? 

  日本近代史上充滿瘋狂,二戰徹底戰敗沉重打擊了這種瘋狂,但似乎只是壓制了它,而沒有根除它。日本成為所謂“正常國家”意味著亞洲政治的巨大不確定性。 

  中國崛起的確是給亞太帶來最突出感受的變量,但中國崛起是從民生經濟啟動的,它的國家力量增長是民生改善運動的延伸,中國的軍力建設在大國崛起史上是相對滯後的,而且中國至今保持低調,極力避免與任何國家搞實力對抗。 

  我們理解外界對中國的防範心理,事實上,中國一直努力在崛起的動態中與亞太既有力量不斷構建平衡,中國不追求在各個安全方向上一方獨大的突破。 

  日本把怨氣和鬥志都衝著中國來,這是東亞的危險,但毫無疑問它對日本的危險最大。中國的發展必將增加它的反彈力量,如果局勢促成這一步的話。日本切不該在因經濟停滯而百無聊賴的時刻,錯誤地走向與中國的對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