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改委:十二五天然氣定價回歸市場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4 16:31:22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12月3日,國家發改委下發《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年均新增天然氣消費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到2015年達到2300億立方米。其中,國產氣1760億立方米左右,進口天然氣約935億立方米。預計我國建設管道總長度將超過4萬公里,建設儲氣庫工作氣量超過200億立方米左右。

  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除定量發展目標外,規劃大篇幅提體制與機制改革。包括上游市場化改革,天然氣輸配自然壟斷環節監管體制改革,完善天然氣價格改革等領域。

  “占而不勘”五大難題

  2011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1300億立方米,比2000年增長5.3倍。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伊朗的之後第4大天然氣消費國。但天然氣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4.6%,與國際平均水平(23.8%)差距較大。

  由於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低於需求增速,中國自2006年開始成為天然氣進口國。2011年天然氣進口總量迅速達到314億立方米,占國內消費的比例達到近1/4。規劃預計2015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超過35%。

  “在天然氣進口與消費增長中,產業鏈發展不協調逐步顯現。如,供應增加與設施不足的矛盾、管道快速發展與儲氣能力滯後的矛盾、市場開發與配套能力落後的矛盾日益突出。”中石油規劃院專家認為。

  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勘查領域缺乏競爭。我國天然氣資源勘查潛力較大,但由於勘查主體少,競爭不足,造成部分區域內存在一定程度的“占而不勘”現象,影響了天然氣增儲上產。同時,缺乏對非常規天然氣特別是頁岩氣勘查開發的扶持政策。

  設施滯後形成瓶頸。天然氣主幹管網系統尚不完善,部分地區尚未覆蓋,區域性輸配管網不發達,天然氣調配和應急機制不健全。特別是儲氣能力建設嚴重滯後,目前儲氣庫工作氣量僅占消費量的1.7%,遠低於世界12%的平均水平。

  天然氣價格亟待理順。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水平偏低,沒有完全反映市場供求變化和資源稀缺程度。特別是進口中亞天然氣按國產氣價格虧損銷售,實施“走出去”引進資源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頁岩氣、大型燃氣輪機等關鍵技術尚待突破;對自然壟斷屬性的管網等基礎設施運營企業有效監管等法規體系不健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