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刊:中國是間諜最難攻克的地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7 09:55:39  


 
  除了攻擊外國情報網絡的大量黑客外,中國還擁有一支互聯網大軍。2010年底,這些人員幫助加強了中國的影響力,他們在美國國防部長訪華前夕,允許有關殲20隱形戰機的模糊照片出現在軍事網站上,預告了該戰機的首次“正式”飛行。

  不過,這種舉動表明了中國對其未來力量日益增長的自信,從而使得通過公開渠道挖掘該國目前和未來戰鬥能力的努力更為容易和更富成果。例如,軍事項目的擴大意味著必須提供更多信息以進行武器銷售。

  有關殲-10戰機首次試飛的基礎數據直到14年後才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披露,但有關更現代、作戰能力更強的戰機的類似數據在其月31日的首次試飛後兩周就被披露了。增長的自信,以及希望去除疑慮,還導致中國公開其太空計劃的願望增強。

  遠程核導彈、反衛星武器、能量武器等雖然未在武器展上展出,但(通過細致閱讀、將作者及單位結合起來等)可以從像“中國知網”這樣的海量中國電子數據庫中通過中國工程類雜誌獲得有關這些項目的情報。

  在得知外國研究人員更多地通過公開數據來獲取情報後,中國有意製造混淆。曾在中國工作過的美國軍事人員伍爾澤8月份在《外交學者》上撰文說,中國最近公開的一本有關核戰略的高度敏感的書籍可能是一種反間諜行為。

  長期來看,對敏感信息流的平衡還需要考慮像教育這樣的“雙向”領域。2010至2011學年,在美國大學學習的中國學生超過15.7萬人,其中主要集中在航天工程這樣的自然科學專業,而當年有1.4萬美國人在中國大學學習,其中主要是學習語言。也許應該讓中國人進入像麻省理工學院這樣的美國重要航天研究中心,與增加美國人進入像哈爾濱工業大學這樣的中國頂尖航天研究中心相關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