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中國已獲得非洲支配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0 09:37:43  


尼羅河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赫芬頓郵報》12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非洲水源爭奪戰。“在尼羅河上馳騁必須要有用耐心織就的帆。”英國小說家戈爾丁的這句話如今已在北京“扎根”。在西方看來,中國一直耐心地在非洲新興大國構建影響力,覬覦該大陸競爭最為激烈的資源:尼羅河。 

  最近幾個月,從維多利亞湖到亞歷山大港,通過為埃塞俄比亞籌資修建大壩,中國正四處“抖擻羽毛”。肯尼亞環保人士敦促中國撤銷對埃塞俄比亞奧姆河大壩的投資,稱該大壩將使肯尼亞圖爾卡納湖面臨乾涸的風險。儘管這些呼籲未能引起華盛頓和倫敦的警覺,但已喚起尼羅河流域國家的關注。 

  據維基解密網站曝光的信息,埃及駐黎巴嫩大使曾在2010年表示,埃及有意攻擊由中國資助的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儘管該大壩有望使埃塞的貧困地區恢復活力,但其政治意義如同混凝土一樣堅固。為了在非洲政治食物鏈上往上爬,埃塞俄比亞開始開發為尼羅河提供85%水量的寶貴水資源。 

  為實現成為本地區能源供給國的長期目標,埃塞俄比亞已啟動宏偉計劃,在流經本國的12條河流上修建大壩。6個擬建大壩項目中的5個與中資企業有關。顯然,中國已意識到該國即將崛起,並決定支持這個素以抵抗西方殖民而聞名的國家。 

  控制尼羅河資源是一項零和遊戲。若在穆巴拉克時代,埃及無疑會對埃塞俄比亞採取大膽行動。但阿拉伯之春後的埃及已陷入混亂。隨著有關復興大壩的衝突日益臨近,中國分明已悄無聲息在非洲獲得“國王冊封者”的支配地位。儘管有危險的跡象顯示中國正干涉尼羅河流域,但北京依然成為埃及總統穆爾西上任後首訪的中東以外的目的地。由於埃及經濟穩定性以及與西方關係的下滑,穆爾西除與中國接觸外別無選擇。 

  距離復興大壩竣工的時間越來越近,西方曾經在非洲佔據的統治地位也將繼續讓給中國。意識到世界最寶貴資源潛力的中國,已獲得非洲未來事務的支配權。挑起並調停尼羅河流域衝突的能力,將使中國駛入通向全球領導者的快車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