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亞夫在台北致辭:抱著善意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0 12:54:14  


台北會談。(中評社 王宗銘攝)
 
  孫亞夫致詞時表示,他很榮幸應兩岸統合學會邀請前來參加台北會談,認同與互信是兩岸關係的基本問題,也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問題,台北會談討論此一重要問題具有其積極意義,同時兩岸關係的認同與互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乃至心理領域與層面,有其特殊的複雜性,尤其應當抱持良好的願望和積極的態度,以利於增進理解、豐富思考、尋求共識,我們是抱持善意交流的真誠態度而來,是抱著求同存異的積極願望而來,希望與大家一起努力,把這次會談開成一個有利增進認同、增強互信的會議,開成一個為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貢獻的會議。

  孫亞夫說,兩岸關係的認同問題,是在100多年來種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因素交互作用下而形成的,盤根錯節,十分複雜,應該客觀地、全面地、辨證地予以看待。首先要看到,在兩岸尚未統一,兩岸關係經歷過長期對立和曲折的情況下,兩岸人民仍然保持著共同的民族、文化認同,我們認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受中華文化哺育,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因此,我們應當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台灣民眾大多數以為自己是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2008年5月以來,在兩岸關係明顯改善發展、交流合作和平等協商取得豐碩成果的情況下,台灣民眾對兩岸交流合作、協商談判的支持度上升,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度提高,對大陸的看法也在發生積極向好的變化,這是十分寶貴的,也代表著進步的趨勢。

  孫亞夫說,同時要十分清醒地看到,相當一部分台灣民眾仍然對大陸的現狀尤其是這些年的發展變化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相當多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前途直至走向和平統一抱有這樣那樣的願望,在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發展的情況下,這種狀況看起來很不協調,實際上有其歷史和現實的深刻原因,就歷史要素而言,1895年清朝政府因甲午戰敗被迫割讓台灣,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0年、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等留下的集體歷史記憶,至今還在產生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