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有太多的人和力量想對莫言做南轅北轍的政治利用,把他變成加強自己博弈力量的籌碼。一個人在這種時候禁不住類似誘惑是很可能的,不僅在瑞典,今後漫長時間裡會不斷考驗莫言的定力。
莫言獲獎當然不是百分之百超越政治的,影響力太大的事,本身就隱含了政治。莫言獲獎後的表現一再顯示,他想讓文學獎、至少他獲的這個文學獎“政治最小化”,他真心想讓文學獎獲得完全意義上的名實相符,這既有他的樸實、持重,也是他對文學的保衛和珍視。
強迫莫言反覆談劉曉波的事,談中國的言論自由和人權,這是對一位文學理想者的極大不公。諾貝爾文學獎不應成為幫著西方在政治上攻擊中國的等價交換,那樣的思維方式該換換了,時代在前進。
社評說,莫言無意間成為世界看中國的一個窗口,他對文學和政治的態度,他對國家和社會一言難盡的複雜情懷,他愛講故事和起了“莫言”這個筆名,他回答問題的坦率和固執,對世界來說,這些本身就是現代中國一本打開的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