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國火箭發射屢戰屢敗 何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2 09:49:26  


等待發射的韓國“羅老號”火箭。
  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北京日報報道,在目前朝鮮半島南北對峙情況下,火箭運載技術和運載能力發展競爭,成為朝韓對抗和心理戰的重要領域。受美國制約,韓國難以研製射程在8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所以韓國希望通過“羅老號”發射衛星發展其火箭技術。然而,上月底,“羅老號”火箭第三次發射,又因第二級火箭出現異常情況而被取消發射。雖然具體故障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硬件出現問題的概率比較大。

  自身技術儲備底子太薄

  “羅老號”火箭由韓國自主研製,採用兩級結構,運載能力與我國1970年發射的第1枚火箭“長征1號”相當。該火箭的第1級由俄羅斯負責研製,第2級由韓國研製。2002年8月,韓國與俄羅斯簽署協議,共同建造用於軍事和經濟等方面的運載火箭,並於當年成功發射了重6噸的液體探空火箭KSR-3。不過,這枚火箭的技術全部源自俄羅斯。

  可以說,“羅老號”的誕生是借了俄羅斯人的力。假如“羅老號”發射成功,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韓國可以獨立地把自己需要的衛星送上太空。民用衛星可以為氣象預測、資源勘查等國民經濟發展服務;軍用衛星可大大提高韓國的偵察能力,提高韓國的戰備水平。

  但是,火箭有一個技術特性:第一次使用就必須成功,沒有試驗的機會,這對技術的整合能力和吸納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現在的航天大國在搞火箭這方面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軍用技術在先,用導彈技術試驗火箭技術。而韓國在火箭技術儲備上比較薄弱,缺乏實施高精尖大型系統工程的技術基礎和管理經驗,系統集成能力較弱,又似乎很心急,想靠著引進、消化、吸收成為朝鮮半島的航天大國,接連發射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