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人民有感,是近來台灣政壇的熱門用詞,意思是說政府施政的目標,要讓人民有實質獲益的感受。這個概念,現在顯然也已在大陸發熱,即成為中共新領導層執政的重要參考標的。而究竟什麼樣的政策,最能讓大陸人民感受到實質獲益呢?對此,我們願意提供一些見解。
截至目前,中共新領導層訴求“人民有感”的努力,已經顯而易見。他們雖未使用這個名詞,但實際上是在做這樣的事。譬如,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當選後首度會見中外媒體,致詞內容高度強調了民生事項。他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中共全黨的奮鬥目標。 ”
社論指出,這一連串的“更好”、“更滿意”等宣示,使習近平的當選談話,非常貼近基層民眾的生活,讓廣大人民深有所感。而中共新領導層如此地把進一步改善及提振民生作為執政重點,可謂是真正掌握到了時代的主題。因為當前大陸整體經濟及社會領域的關鍵問題,在於“不患寡,而患不均”,未來中共新領導層的執政,必須讓民眾普遍從切身生活上感受到實惠,才能創造出亮眼的政績。
除此之外,中共新一屆的中央政治局於日前開會,專門討論了“改進工作作風”及“密切聯繫群眾”的具體規定,決定要求黨的領導官員們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至於工作上的作風改變,則是要求輕車簡從、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等。而與此同時,大陸各地掀起了“反腐倡廉風暴”,一時有多位貪官落馬。這些表現,也扣住了廣大民眾的心弦。
中共新領導層的訴求全黨官員廉潔從政、改變作風,從民生的角度看,明顯非常有助於促進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與正義。因為過去有一些官員運用手中權力,支配了過多的經濟資源,其中有圖利自己的貪腐情事,也有的是以官員自我為中心,建立呼風喚雨的經營牟利集團。凡此種種,一般老百姓看在眼裡,皆有強烈的“被剝奪感”,因而認為社會公義不足,自己再努力也是低人一等。這是當前大陸社會民怨滋生的重要原因。
總的看來,中共新領導層的政策若要讓大陸人民“有感”,必須考量兩個層面:一是講求社會財富分配的“機會均等”,二是要創造出足以“讓人民荷包不斷鼓起來”的經濟大環境。其中,分配機會均等境界的達成,有待中共新領導層將反腐倡廉政策,予以堅持貫徹、落實執行。另方面,也要積極“對內開放”市場體系,並健全市場交易規範,以擴大民眾准入經商的渠道,並使其享有公平的獲利機會。
至於有利於提高人民收入的經濟大環境,則主要取決於宏觀經濟政策的效能。關於這方面,明年的經濟形勢如何因應,就是橫在中共新領導層眼前的一道考驗。其中的重點課題,有提振外需(恢復商品出口活力)、擴大內需、優化投資、合理調控房市、加速新興產業發展等。總的目標應是讓明年的大陸經濟,能夠穩健地“較快增長”,這樣才能減少社會的失業率,並使各級政府有足夠的財源,來發展民生相關的醫療保險、保障房建設、職業教育培訓等事項。
社論最後說,從民生角度來看,明年大陸的宏觀經濟政策,還有一項緊要課題,就是要穩定物價,最好能使消費物價漲幅的年增率,不超過今年進入第四季以來的“2%上下”之水平,勿讓它回升到4%甚或5%以上。這是因為,物價是民眾最直接、最切身感受的經濟指標。明年是中共新領導層執政的“開局年”,此年在大陸宏觀經濟上,若能先凸顯“物價平穩”的特色,則新領導層爭取“人民有感”的努力,將因此而開一個好頭。其他事項可以循序漸進或按部就班去做,物價的穩定卻牽涉人民日常生活,一天也無法放鬆。丹@新領導層針對此點,自是有必要提前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