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評論:“世界末日” 別入戲太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0 09:53:07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隨著12月21日的臨近,世界末日謠言越傳越盛,年輕人熱捧“末日表白”。如何走出世界末日謠言,重塑對科學的信仰?信與不信,有時候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娛樂大眾罷了
 
  @wee-you:當然知道是假的呀,只是娛樂,大家說呢?
 
  @漢墨先生:末日教育,挺好,就是不要入戲太深。
 
  @奮鬥的小羊_2014考研必勝:我們說著玩,你們倒還當真了。
 
  @Arrow_linyiru:其實很多年輕人應該只是當它是個噱頭,娛樂大眾罷了。
 
  @ZJUT_SOON:“認真你就輸了”的感覺。
 
  @丁建淇:我銀行還款日是20號,我決定觀察一下再說。
 
  @阿沁sy:我還沒嫁人嘞,地球怎可以毀滅。
 
  @微博搞笑排行榜:我預言無數人21日會理直氣壯地曠工不上班……
 
  @莫談微博:據我觀天象,得出結論:四天後不是世界末日,因為五天後要考英語四六級。
 
  @錢飛君:僅當娛樂,但某些人為了尋求內心的刺激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與世界末日聯繫起來,過度誇大,從而製造恐慌,這類人就該受到法律制裁。
 
  科普不夠給力
 
  @老王的瓜棚:關於本周的世界末日,有人拿它拍電影賺錢,有人拿它開玩笑娛樂大家,有人拿它製造話題吸引眼球……還有的人,真信了!
 
  @孫傳芳:本來不信末日說……但是專家一出來,我就含糊了……
 
  @高天雲端:真相即將揭曉。
 
  @YOYO丶曉琳:末日並不存在,存在的是千千萬萬無聊的人。
 
  @zkljw:買蠟燭的瘋了,這要用到什麼時候啊……
 
  @小二豆不二:只要有新話題出來,就會有人拿出來炒作,包括詐騙,這種現象太多了,謠言惑眾啊,還是所謂的專家給的解釋力度不夠,人們就會相信沒根據的謠言了。
 
  @曠野冰菱:這是不是說明中國人缺乏獨立的思想!
 
  錢報網網友凌心園主:從更深層看,這又何嘗不是信仰缺失所帶來的惶恐呢?信仰,可以是對科學,可以是對宗教,也可以是對一種價值觀。但無論如何,信仰存在的意義,就是當人們面對未知和疑惑時,給人以希望,指導人們更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一個真正的有信仰者,他們的內心往往比常人更寧靜、更平和、更樂觀。而當信仰缺失時,人們就會迷茫,會惶恐,更會悲觀地看待未來,才會人雲亦雲地去相信末日論的謠言。
 
  @湖南女子學院張聞驥:消除世界末日謠言的盛傳,還需權威部門及時站出來辟謠,同時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讓謠言現出原形,而失去傳播的能力。
 
  錢報網網友楊君賢:現有的應試教育體制把學生都教成了“書呆子”,不僅學校沒興趣搞科普,課業負擔沉重的學生也少有時間去接觸與升學無關的科普書籍。而面向成年人的科普宣傳受科普設施、隊伍、經費等資源不足影響,也僅停留在發放科普宣傳材料、布置科普橱窗、辦科普板報展的低級層面。
 
  期待的是改變
 
  @丹東玉鑫:我預言那天所有的不好都將逝去,所有的愉快都將趕來。
 
  @閆俏俏QQ:其實,我現在特別“期盼”有世界末日,這樣就可以萬物重生,這樣或許會改變些什麼。
 
  @笑多了會懷孕:其實大家不必怕什麼世界末日……因為世界末日之後有複活節。
 
  @經濟之聲:忠告:千萬不要“入戲太深”,刷爆自己的信用卡,冬至過後,還是要自己還的。
 
  錢報網網友孫維國:為什麼一個毫無科學根據的“末日論”引發如此強烈的“集體共鳴”?此中原因當非單一,但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即民眾自身對現實問題的焦慮以及對生存環境的困惑。可是,民眾無力憑自身的力量改變這些問題,焦慮情緒隨之而來。而問題的叠加又直接影響了民眾的生存環境,當一個人的生存環境發生問題,希望就被斬斷,焦慮、憤怒、甚至仇恨便成為揮之不去的情緒積壓。積壓的情緒需要釋放,釋放需要渠道,“末日論”恰好提供一個情緒釋放的渠道,各種謠言越傳越盛與此密切相關。
 
  @江南的南江:這是一個平凡的時代,一個沒有科學信仰的時代;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一個價值觀很容易被赤裸裸的現實給摧毀的時代。
 
  @張廣007: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挑戰,有些挑戰有時候甚至威脅我們的生存,而恰恰是那些嚴峻的挑戰讓我們時刻保持警醒。比如世界末日,能源危機,經濟危機,債務危機等等,這些危機都是少年派漂流中的老虎,它的威脅恰恰是“派”生存下去的緣由。

  (來源:錢江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