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速生雞”拷問政府監管公權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0 14:05:53  


  近日,央視曝光肯德基、麥當勞“速生雞”使用了違禁藥物。上海食藥監部門12月18日表示,已經第一時間組織監督員對其產品進行抽檢,全面檢查其來源和自檢情況,相關檢測正在進行,最快3個工作日就可出結果。在政府權威部門的檢測結果出來之前,無論是討伐肯德基、麥當勞,還是批判養殖企業,總是顯得底氣稍有不足。畢竟,在這件事情上,央視報道的影像與真相之間到底有多遠,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但在靜候權威結果時,筆者感到一絲困惑的是,這食品安全事故年年說,年年有,從年初說到年尾,一年到頭這心裡都鬧得慌。平日裡,食品藥品監管權威部門在哪裡?他們又做了什麼?為何總是在媒體曝光後才“第一時間”行動?食品監管為何給人的感覺總是慢了半拍?

  回想起這幾年食品安全的大案要案,蘇丹紅,三聚氰胺,再到今年的塑化劑,每每出現此類事件時,總似乎遵循著一個同樣的劇本:媒體率先衝鋒陷陣,公眾譴責討伐,然後就是相關職能部門嚴肅查處,再然後就是一些企業受到處罰或者關停。再然後,大家就心情平靜了,各回各家,各做各事,仿佛什麼也沒發生一樣。當下一次事故發生時,大家又是激情再起,怒火再燒,把這過程再重新來過一回。筆者鬥膽下個預言,這次速生雞的事,不要兩周時間,人們一定會漸漸淡忘,該養的照樣養,該吃的照樣吃,大家都跟沒事人兒一樣。如此過家家一般的查處,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讓食品生產違規者越發肆無忌憚。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還需要從根子上找原因,想對策。

  食品安全事故的根在哪兒?筆者以為,根在“政府失靈”。企業誠然應對安全事故承擔責任,但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企業,那是不公平的。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市場主體極易做出違背國家法律、市場準則和行業制度的“市場失靈”行為。而政府部門在市場失靈後理應伸出“看得見的手”,對企業進行管理與監控。如果政府監管到位,市場失靈就會相應減少;反之,市場失靈行為就會增多。而更可怕的是,如果政府與市場,出於某種利益考量,同流合污,那企業就會堂而皇之地“失靈”。這樣的情形下,政府面對投訴,要麼就是“集體失語”,要麼就是“認真走過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