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岐山要求美國停止對中國企業政治背景審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1 08:52:30  


王岐山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電/第23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閉幕。“中共高官譴責美國對中企的政治背景審查”,英國《金融時報》20日以此為題報道稱,參加會議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批評美國說,中國投資者經常被美國政府審查同中國政府的政治關聯,這毫無理由。他還表示,中美雙方應攻堅克難,兌現彼此的承諾。美聯社20日稱,這是中美均完成各自國內政治議程、高層換屆後,兩國在美國的第一次高層接觸,“雖然會談的實際成果有限,但雙方都表現出對未來合作的樂觀態度”。

  環球時報報道,19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會議共取得了50餘項成果和共識,他同時敦促美方以實際行動公平對待中國貿易和投資。陳德銘透露,19日上午進行的小範圍會談中,雙方各自提出了6個關切的議題。當天下午舉行的大範圍會談中,中方提出了11個議題,美方提出13個議題。他表示,在這些議題中,中方最關切並希望取得進展的是,美方應該公平對待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如解禁高技術對中國出口,對中國投資安全審查的透明、公正。“我們得到美方在口頭上的承諾,但要看美方實際工作中是不是做到這一點。比如對華高技術出口問題,美方多次表示,將促進高技術對華民用出口,並且對出口管制體系進行改革,但美方至今沒有實質性地放寬限制。我們將聽其言、觀其行,看美方有什麼具體的落實舉措。”

  王岐山20日在華盛頓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美國《商業周刊》20日報道稱,剛被選舉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岐山在19日晚的晚宴上發表脫稿演說,要求美國停止對中國企業的政治背景審查。《金融時報》說,他提到的政治審查觸及到中國投資者長期以來的抱怨話題,當中國國有企業在西方投資時,它們經常遭遇不公正的歧視對待。報道稱,中國國有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和高管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任免,但中國方面堅稱,這些公司都是獨立的商業體,根據商業原則決策,不受執政黨或政府的指令。文章稱,“隨著手握重金的中國公司即將在未來數年內向海外投資數百億美元,國有企業的地位及它們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繫仍將持續受到關注”。

  “即便是華為這樣的中國私人公司也在美國遭到是否與共產黨存在聯繫的審查”,《金融時報》稱,今年10月,美國國會發表的一份報告引發全球多國對華為的質疑。今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罕見下令取消中國三一重工集團關聯公司在美俄勒岡州某軍事基地附近的一個風力發電場項目。這是美國總統第二次出手阻止外資併購,也是1990年來的第一次。報道稱,王岐山表示,他在周三中美商貿聯委會的會晤中得到保證,華盛頓歡迎中國的投資。“但在表揚美方的同時,這位中共高官也表達了某些懷疑:‘一些美國人缺乏對中國的清晰了解’。”王岐山還說,中美兩國已經變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需要加強彼此關係。

  成立於1983年的中美商貿聯合委員會是兩國政府在經貿領域最早建立的高級別磋商機制之一,注重解決雙邊經貿中的具體問題。美方在此次會議上也提出了不少訴求。參加此次會議的美國貿易代表柯克19日稱,美方要求中國進一步增強對美國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中國境內的盜版行為,要求中國政府保障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公平競爭,也得到了中國的保證。路透社20日以“中美歡呼會談取得成果”為題報道稱,盜版已經成為中美商貿聯委會上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柯克稱,仍有必要繼續就此向中國施壓,“因為這關係著數以億計的對華出口和美國的工作崗位”。

  “俄羅斯之聲”20日以“口蜜腹劍的中美關係”為題報道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拉林認為,第23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中美間的相互承諾是兩國關係的“粉飾性”進步。拉林認為,相比較而言,中方比美方取得的成果多,但希望美國快速解除高技術對華出口並不現實。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軍用技術,同時敦促自己的歐洲夥伴也這樣做,其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這才是中美雙邊關係發展的最大阻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