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克里出任國務卿 中美關係新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6 00:15:00  


 
  擔任參議員期間,他多次訪華,與吳儀等多位中國領導人會晤,還曾率領馬薩諸塞州企業家代表團到中國開展經貿交流。參議院的投票記錄顯示,克裡對中國的態度也較為友好,支持把對華最惠國待遇與人權脫鈎,贊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2004年競選總統時,為爭取華裔選民選票,克里還開創了美國選舉史上總統候選人籌建中文競選網站的先例,並特邀華盛頓州華裔州長駱家輝任全國助選委員、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副主席。為了制訂穩妥的中國政策,曾就中國問題請教李光耀,自稱學到“難以置信的很多東西”。

  克里對華態度雖然相對友好,但在貿易問題上秉承民主黨與產業界關係密切的傳統,堅決主張優先保障美國產業及勞工利益,為美國工人“奪回失去的”工作機會,往往將矛頭指向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他曾批評小布什政府在中國議題上反應遲緩、軟弱,認為“美國依賴北京購買公債已失去對北京施壓的籌碼”,還表示應在“貿易、人權、保護知識產權和匯率方面”進一步對中國這個“800磅的大猩猩”施壓,要讓“北京逐漸認知人權和自由的國際標準”。

  在台灣問題上,克里主張秉持“一個中國”政策,“繼續支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且必須符合台灣人民的願望和最佳利益”。2004年競選總統時,他鼓勵兩岸恢復對話,認為美國雖然應按《與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防禦所需,但“並無保衛台灣的義務”,批評小布什放棄模糊策略“可能把美國拖入戰爭”。在美國出售全新F-16CD戰機方面,曾持反對態度,引發美國保守派的攻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