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反強姦風暴席捲印度 上萬人要求處死強姦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4 09:40:45  


 
  “強姦案暴露出女性在印度的危險”

  “新德里強姦案暴露出女性在印度的危險”,CNN21日報道的標題也是國際輿論感嘆最多的。印度官方數據顯示,過去40年間,強姦案激增875%,從1971年的2487起增長到2011年的24206起。2011年新德里一地就報告572起強姦案,2012年新德里強姦案已超過600起。美國《洛杉磯時報》22日稱,女性組織表示,考慮到社會對強姦受害者的歧視、警方的腐敗和漠不關心,實際數字要高得多。路透社調查將印度列為全球對女性危險程度第四高的國家。聯合國婦女署號召印度政府全力以赴開展大規模改革,確保伸張正義,讓婦女生活更安全。

  英國天空電視台23日以“印度:每20分鐘就有一名女子被強姦”為題稱,儘管性侵數量上升,但被判刑的人數卻在下降。過去12個月內,一系列重大案件引發印度全國憤怒。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事件發生在哈裡亞納邦,16歲的沙比納被同村8名男子輪奸,這些人還把輪奸過程用手機拍下來。輪奸畫面在全村流傳,沙比納的父親則羞憤自殺。海灣新聞網22日稱,對一個志在成為新世界秩序中有聲望大國的國家、一個奧巴馬總統所謂“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過程中在地區發揮關鍵作用的國家,這些數字是恥辱性的,新德里恥辱的輪奸事件則是印度雄心的污點。

  《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生活多年,對當地婦女面臨的安全威脅頗有感觸。擁有1500萬人口的新德里只有不足6000輛公交車在運營,夜間的公交運營更是紛亂,三輪出租車、面包車、黑公交等占據了這一市場。司機們不打表、不開票,也不穿制服,很難保證其中沒有不良分子。時常有報道稱不良司機對乘客實施搶劫甚至強姦犯罪。幾年前,還爆出過一名駐新德里的瑞士女外交官在自己車裡被兩名歹徒強姦的事件。去年,在新德里郊區的某中資企業一名女員工險些被幾個不明身份的人拖上一輛面包車,所幸在周圍同事的幫助下獲救。

  就在23日,印度又發生一起與強姦相關的悲劇。據CNN報道,在印度東北部地區曼尼普爾邦首府英帕爾,因抗議一名女電影演員被性侵而爆發示威,警方在衝突中開槍,造成一名電視記者中槍身亡。法新社當天則講述了另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9年前,穆克麗是一名很有希望的大學生,她拒絕了3名同學的挑逗,結果在她睡覺時,這3名同學破門而入,將酸性液體潑到她的臉上。隨後穆克麗接受了22次手術,但仍然喪失視覺,部分喪失聽力,卻沒有人因為此事承擔責任。3名施暴者很快被保釋,這起案件也被擱置在印度極其遲緩的司法體系中。現年27歲的穆克麗沒有藏起來,而是勇敢走上印度最受歡迎的電視挑戰節目,贏得“百萬富翁”大獎。她說:“被酸毀容的受害者往往選擇服毒自盡,但我決定站出來高呼反對暴力。”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總共25.6萬起暴力犯罪中有22.8萬起是針對女性的。

  深層社會問題令人反思

  女性之所以容易受到侵犯,又與印度女性地位低下不無關係。《紐約時報》23日說,印度是世界上對婦女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問題根源與社會保守、對以往一直只能待在家裡現在擁有受教育權利的婦女還不適應息息相關。印度人口結構也與此有關,目前印度一半人口年齡在25歲以下,而殺害女嬰、忽視女孩的行為導致性別不平衡加劇。CNN稱,印度人的重男輕女已經表現為令人擔憂的人口失衡問題。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6歲以下兒童中男女比例為1000比914,而10年前的比例為1000比927。

  “印度官方的麻木不仁讓婦女感受到‘中世紀’。”德國《世界報》的這一說法雖然有些聳人聽聞,卻也反映出一大症結所在。4年前,印度首都一名年輕女記者凌晨3時開車回家,結果被槍殺在自己車裡。當時新德里的首席部長、同樣是女性的迪希特說,“在這個城市裡,人們都認為……你知道……不該這麼冒險的”。成百上千萬印度人仍然相信女人自己不小心就會自找麻煩。印度小說家羅伊說,強姦在印度國內許多地方被視為“封建權利”。

  印度的司法程序比較拖沓,一場普通官司動輒要打五六年。印度法院積累的待審理案件數量堪稱世界之最,截至2010年底共有3100萬個案件等待審理,按照現在的速度,僅把這些積案審理完就需要320年。另一方面,量刑偏輕,許多強姦案件審理數年,對受害人造成極大心理傷害,案犯卻往往僅入獄一兩年,甚至幾個月。英國《衛報》21日稱,印度一家智庫“民主改革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來,共有數百名被控對女性實施性暴力的男子被允許參加競選,其中包括30名被控強姦罪的人。印度《第一郵報》22日稱,除了殘暴的強姦事件頻繁發生,印度政府在兒童和年輕女性被有組織地販賣到色情行業的問題上當睜眼瞎。問題不斷惡化主要是因為執法不力,很多情況下即便沒錢沒勢犯下各種罪也能逃脫。公眾普遍認為犯了罪是能逃脫的,特別是有組織犯罪成員更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