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財政部:年終突擊花錢不違規 並非中國獨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5 09:36:55  


 
  為什麼要突擊花錢?
 
  研究者認為,年終突擊花錢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國現行的預算編制採用“基數加增長”的方式存在極大的缺陷。每一年的預算決策都是在上一年撥款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數額,並且結餘全部上繳。因此各單位到年底必須把錢花出去,否則就要上繳國庫,而且第二年的預算規模還會減少。
 
  “有些項目如辦公經費或採購經費,如果一個部門一年的預算是100萬,年底完成這些工作只用了80萬。上級就會認為明年80萬也夠了。這就會讓第二年的預算減少。”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預算監督顧問施正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些部門可能會為了花錢而花錢,比如開一些沒有必要的高規格會議或委派一些沒有必要的出差學習等。” 

  此外,規模不斷加大的財政超收收入也成為一些部門突擊花錢的動因。
 
  所謂財政超收收入,是指當年實際財政收入超出預算收入的部分。據全國人大財經委測算,從2000年到2011年,全國財政超收收入近5萬億元。
 
  按規定財政超收收入除了按法律、法規和財政體制規定增加有關支出外,相當部分會轉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納入第二年預算安排。然而,目前雖然一些城市建立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眾多地方政府並不情願將超收部分納入監督,而是“開動腦筋,動員力量”將超收部分全部花掉。
 
  日前,財政部財科所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亦表示,年底財政支出規模較大,主要原因是:一些項目支出在前期準備階段資金需求量小,後期實施階段資金需求量相對較大,相應資金支付也是前少後多;一些據實結算和以收定支的項目年底按實際工作量進行清算,12月份支出相對較多;預算安排的一些支出項目由於客觀條件變化等原因,資金支付後延,其中有一部分資金還需要結轉到下年使用等。
 
  施正文表示,目前預算批覆和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是脫節的。每年3月全國人大批准中央財政預算之前,項目支出中一般只有延續性項目按一定比例預撥部分資金,新增項目大都在預算批覆下達後才開始支出,這就使一些資金只能延後支出。由於財政預算中只有總量(預算)的規定,並沒有“花錢時間和進度”的約束,因此形成一年中財政撥款“前高後低”的尷尬。
 
  而備受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修正案(草案)》暫無消息。研究者認為,在目前的現狀之下,“年末突擊花錢”和年底財政支出規模較大現象還將繼續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