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析:蘇貞昌戰略優勢正在快速流失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2 01:03:36  


蘇貞昌擔任黨主席半年間,沒有因為處於戰略最佳位置而討到便宜。
  中評社台北1月2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去年5月日31日,蘇貞昌接任民進黨主席,經過半年的總結觀察,蘇貞昌在國政方針的重大議題,難以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政策。弱勢領導,無法集結人民怒潮,平白流失成為全民新領袖的千載難逢機遇期。

  在兩岸關係上,蘇貞昌似乎已成為民進黨的“新保守派”靈魂人物,在他的領導下,民進黨兩岸轉型的大格局停滯不前,只剩下枝枝節節的兩岸技術開放,但無關宏旨。

  在綠營內部,原本擁有戰略優勢的蘇貞昌,在黨魁光環加持下,原本可以打敗黨內無敵手,但這樣的優勢迅速流失。黨內不服聲浪四起,這股聲音雖還沒有全面性搬上檯面,但不以為然聲音此起彼落。蘇貞昌無法讓各派系山頭心悅誠服,也無法彙集綠營基層能量、更遑論帶領台灣民間社會力,可說領導已經出現危機。
  
  一個提不出有力對策、削弱對手的在野黨主席如何服眾?一個心心念念於個人2016大位,對各項重大爭議性議題總是左支右絀不敢有所作為的在野黨領袖,如何領導民進黨再起,取得人民信任?這是蘇貞昌弱勢領導的致命關鍵。

  謝長廷與許信良日前都提出的“政治禪宗”觀念,其實也適用於蘇貞昌身上。“心中有障礙,障礙會愈來愈嚴重,心中無障礙,障礙就消除了”。當蘇卸下2016障礙,才能成為民進黨的真正領袖。

  環觀2012的民進黨,蘇貞昌擔任主席已半年,半年來民進黨不僅在兩岸議題愈來愈邊緣化,內政議題也如江河日下,馬英九不再重視民進黨意見,不畏蘇貞昌任何主張。例如,蘇貞昌跟進蔡英文召開“年金國是會議”主張,但在國民黨觀點來看,蘇的“國是會議”只是虛晃一招,藍軍何須認真面對?蘇蔡之爭被馬英九識破,國民黨沒有理由認真面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