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歐洲經濟困境 對中國十大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3 00:22:05  


 
  一是把後起的新興國家追趕乃至超越老牌大國,看成是一個自然的、正常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前就已有過德國追趕英國、日本領先中國、美國超越歐洲的先例;而今,這一進程正在加速,因為後起者可以方便地利用人類文明進步的大量成果,加上有的後起自己也具有相當的創新能力。

  二是對由這一進程引起的世界格局變動程度有恰當的認識,認為西方(包括美、歐、日)力量的確在明顯下降,但這是相對的,迄今為止的世界暫時依然還是西方佔著主導地位。不過,它正經歷著複雜變化。

  三是對於“模式”問題,世界上重要國家很少有領導人貿然下結論。筆者不是“模式”問題行家,但卻有自己的判斷標準,認為區別“模式”的核心問題是“資本”與“勞動”的關係:在美國,在這對關係中,比較明顯傾向於“資本”,所以叫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在歐洲,大多數人追求“資本”與“勞動”二者之間達成某種相對平衡,所以叫社會市場經濟“模式”;至於“社會主義模式”,至少從理論上說,理應比較傾向於“勞動”,倘若果真如此,將對未來世界發生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第二,歐洲經濟困境,加上美國也存在許多困難,使“經濟中國”的份量更加加重,被公認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之一;使“政治中國”的影響力更加加大。一部分西方人自己也認為,力量對比正在變得日益不利於西方,其根本原因在於經濟:中國GDP連年高速增長,而西方卻停滯不前。而且這種局面也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顯然有利於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