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地方政府不能關起門來處理嚴重安全事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7 12:40:57  


  12月31日山西省長治潞城市境內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公司發生苯胺洩漏事故,1月5日下午省政府相關部門才接到通知,5天的時間裡,長治市在忙什麼?想必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明明是推遲了報告時間,延誤了處理污染的時機,可是當地卻辯解——不是晚報五天,而是按程序規定報的。聽了他們的辯解,我們才知道,原來污染不出市界,就不用往省裡報,自行處理就行了。 

  所謂的程序,必然是他們自己設定的。如此重大的洩漏事故,污染問題肯定是嚴重的。據悉,苯胺的毒性主要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造成溶血性貧血和肝、腎損害等,大量吸入會引發急性中毒。這樣的狀況下,長治市還要等到污染出了市界,再上報省級管理部門,豈不是荒唐嗎? 

  山西省的2012年3月通過的《山西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中規定:較大以上和暫時無法判明等級的突發事件發生後,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報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在兩小時內報告省人民政府。如果當地意識到苯胺的危害性,就應當及時上報;如果無法判明等級,也該及時上報上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然而,長治市沒有按省級政府的規定處理,而是按自己的程序,這其實就是瞞報。 

  濁漳河出山西省界的王家莊監測點的苯胺濃度一度達到國家標準的720倍。很顯然,長治市自作主張“晚報5天”處理苯胺洩漏事故,這無疑是第二次安全事故。長治洩漏事故帶給我們的反思,不僅僅是如何做好常態化的安全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關起門來處理嚴重的安全事故,也值得警惕和反思。(時間:1月7日 來源:長江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