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謝長廷兩岸論述的癓結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8 09:07:50  


  中評社台北1月8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文章指出,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從台澎金馬地區的現行“憲法”來看待兩岸關係,區隔了民進黨旗幟招搖的“台獨建國”立場,使他得以成為黨內唯一能和大陸交流的派系領導人。這反映了他深知台灣的政黨、政治人物若無法與大陸交流,就不能獲得選民信任而取得在台灣執政的機會。 

  然而,謝長廷已不比十年前那樣明確主張“憲法一中”,代之以模糊的兩岸“憲法各表”,同時,他又反對“一中各表”和“九二共識”,致使他的“憲法”觀點是否符合“一個中國”原則,令人懷疑,這就成為他的兩岸關係論述有無可行性的關鍵所在。 

  當前,海峽兩岸確實存在兩部“憲法”,其中的共通性即是都主張“一中”。若缺少此一共通性,那麼兩部“憲法”就代表了兩個國家、“一邊一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便告流失。十年前,謝長廷的認知十分清楚,才會提出高雄、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 

  但是,現在謝在宣揚“憲法各表”時,已經讓人看不到“一中”元素,所以他的“憲法”觀點究竟仍否維持過去的“一個中國”,有待他自己作出說明。從他反對國民黨所主張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並批評這些主張不能長期維繫兩岸和平、台海穩定,都顯示了謝長廷觀點的侷限性。 

  “一中各表”的主軸是無論兩岸各自怎麼表述,都是在表述“一個中國”,而這“一中”的內涵則依據各自的“憲法”,形成“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九二共識”,兩岸的制度性協商才得以推進。 

   因此,如果謝長廷的“憲法各表”不是指兩岸依據各自的“憲法”表述“一中”,那麼他的兩岸關係論述就不足以到達現階段馬英九所開創的境界。換句話說,縱使謝長廷從“憲法”出發而別於偏激的“台獨建國”,但其論述對當前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否具有延續功能,還是在他如何處理“一個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