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曾俊華:非守財奴大花筒 港府“應使則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4 09:42:13  


 
  不能同時滿足所有訴求 

  曾俊華坦言,自己十分明白公眾對每年的財政預算案有極高的期望,但有一些人對預算案本質有誤解,故有需要澄清。

  他說,為不同政策措施提供所需的財政資源,使之得以順利落實,是每一任財政司司長的基本權力和責任。“政府推出每一項政策,都是以社會大眾的需要為依歸,經過深入思考辯論,在社會上尋求共識後再推出。不過,由於公共資源有限,我們不可能同時間滿足所有社會訴求,政府必須要透過比較,按政策的重要性決定它們的緩急優次和動用多少資源,若跳過這個步驟,抽空每一項政策來判斷如何投放資源,將難以維持公共資源的可延續性”。

  政策為本不因壓力改變 

  曾俊華強調,財政預算案的角色,就是決定如何分配資源,讓各項需要公帑支持的政策能夠逐一實現,“換言之,預算案的方向必須要以政策為本,並交由立法會審議,不是憑財政司司長一個人的意志去作出決定,更不可以純粹因著政府口袋裡有錢,就天馬行空想出一些措施,‘為使而使’,否則無論是政策的質素,以及公共資源的可持續性,都不可能得到保障。這‘政策為本’的原則,並不應該因應政治環境或外界的不同壓力而改變”。

  他重申,自己過去不時強調的“應使則使”,就是指預算案的開支建議,必須要有堅實的政策作為依據,務求屬於香港全港市民的一分一毫,都能夠用得其所。“這個道理,我相信有持家經驗的朋友,都會理解箇中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