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安倍挑釁言行 違背美國戰略利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5 09:24:50  


  中評社台北1月15日電/隨著中國派遣戰機常態性巡邏釣魚台海域,中日衝突已急遽升溫。日本航空自衛隊若針對來機發射曳光彈示警,擦槍走火即會點燃中日戰爭。 

  旺報今天發表社評指出,日本對釣魚台爭端的不妥協,主要源於首相安倍晉三的“聯美制中”戰略思維。奧巴馬總統首任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間接鼓舞了日本的狐假虎威。無論是修改防衛大綱、釋出公務人員進駐釣魚台的訊息、改變日本政府過去有關歷史認知問題的三次(宮澤、村山、河野)的談話、否認日本二戰期間強徵“慰安婦”,或是提倡富軍國主義色彩的歌曲《君之代》,終究還是美國縱容的結果。 

  安倍就任首相之後,陸續派員出訪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汶萊、澳洲、韓國、美國,亦宣稱要與蒙古加強國防合作。本月中旬還計劃親訪越南、泰國和印尼,名義是推動價值觀外交,實則為戰略圍堵中國布局。 

  美國助理國務卿侃貝爾就坦誠,華府對日本右翼言行保持沉默的不智。美方似乎也意識到中日衝突箭在弦上,開始對日傳遞連串的警示信號:強調美方重視中美與美韓戰略互惠關係、主流媒體陸續批評安倍的軍國主義言論、推托總統工作繁忙婉拒了安倍此刻來訪、面示日本外務次官河相周夫,因領土和歷史問題升高與中韓等國對峙,已危及美國的東亞戰略利益等。安倍挑釁北京忍耐極限的言行,顯然違背了奧巴馬第二任期的東亞戰略思維。 

  目前由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克里、國防部長哈格爾、國安顧問多尼隆與中情局長布倫南組成的白宮國安新團隊,對外戰略相較過去溫和而務實,意味奧巴馬新任期的東亞政策將進行微調。面對中日衝突一觸即發,哈格爾與克里如何執行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備受關注。 

  該報社評曾經認為,新任國務卿克里不溫不火的外交風格,應有助於強化中美間的戰略互信,也將敦促日本理性面對中日釣魚台爭端。 

  華府日前聲稱考慮發表反對聲明,回應安倍晉三修改日本政府的三次談話內容,近日再派遣侃貝爾、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羅素、助理國防部長李伯特等聯袂前往日本進行危機處理,印證了美國避免被捲入中日衝突的此項走勢。 

  哈格爾任職參議員時曾發表《共和黨外交政策》一文,強調美國國家安全威脅非來自傳統競爭敵手,而是“失敗國家”與所謂的“流氓國家”;換言之,美國面對的挑戰不是中國崛起,而是如何維持穩定的中國與互惠的中美關係。防範中日重蹈軍事對抗的覆轍,似乎與美國加強與亞太盟邦關係同等重要。 

  哈格爾與克里的東亞政策都強調“軟實力”,認知到武力的局限性,傾向和平對話來化解衝突。 

  今後美國如欲中國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期許中美共同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華府就需要明示安倍內閣,美日同盟不是日本右翼破壞東亞和平現狀的護身符。安倍再三宣稱釣魚台問題沒有談判的空間,既為日本樹立一個不必要的敵手,也違背了美國多次敦促日本以對話解決領土爭端的立場。 

  根據奧巴馬新國安團隊的戰略布局,美國未來可能不再依循新保守主義者長期視中國為戰略敵手的思維,轉而強調中國是潛在的合作夥伴。這種轉變對安倍推動以美日聯盟與圍堵中國為核心的對外政策,勢必造成衝擊。安倍錯估中國面對美日將釣魚台納入美日安保範圍的戰略回應,低估了北京捍衛中國領土主權的決心,更誤認美國會無條件支持日本。 

  如何藉日本制衡中國,又能避免日本失控,有賴奧巴馬新國安團隊的政治智慧。如何找到化解中日衝突的下台階,則繫於安倍的一念之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本月中旬的北京之行,就是安倍改變中日歷史的契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