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英外交官稱日狹隘民族主義毀日本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01:00:38  


2012年9月18日,日本多名民族主義者在東京舉行示威,就釣魚島問題抗議中國。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據報道,日本新一任首相安倍晉三組建的內閣中,包括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在內的多位內閣成員,希望取消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就日本在二戰時於亞洲的暴行做出反省的“村山富市談話”。

  對此,《日本時報》網站16日刊登英國職業外交官、1980-1984年間英國駐日大使修.科塔茲(Hugh Cortazzi)的評論文章稱,日本政府各位政務高官們應該認識到,收回村山富市的道歉不僅會得罪東北亞鄰國中國和韓國,還會在亞洲其它受過日本侵略的地區激起公憤。此外,它還會在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中觸發反日情緒。

  日本的西方朋友們以及諸多日本人已經在促進國與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諒解上花費諸多心思,收回村山富市的道歉將會對這些努力造成嚴重的打擊。

  另據報道,日本內閣中也有人希望“重新激發”日本年輕人的“愛國主義”。但科塔茲認為,愛國主義雖不見得錯,但英國18世紀詞典編篡者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有句名言如此說道:“愛國主義是惡棍最後的托詞”。

  當然,日本人應該認真瞭解本國文學、文化的過人之處。他們不僅需要學習日本在尚未現代化之前的歷史,還需要學習20世紀的歷史。而藴涵在日本歷史中的很多精華讓人著迷,值得日本人和外國人的學習。同時,日本人也不僅需要知道日本在1858年對外開放之後怎樣迅速地發展起來,還需要知道為什麼大正民主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而走向末路。

  科塔茲稱,國際歷史紛繁複雜,我們需要對一面倒的言論倍加小心,但是,日本民族主義分子妄圖將日本刻劃為受害者而非加害者的舉動與歷史相悖,日本偷襲珍珠港已遠遠超過“自衛”範疇,日本襲擊在東南亞國家的英國人和荷蘭人也並非基於反殖民主義,而是因為日本希望控制該區以石油為首的自然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