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克服美國困難 全球共同承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3 08:26:38  


  中評社台北1月23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副總統拜登21日舉行宣誓就職大典。奧巴馬在就職演說中,指出美國曾經經歷困難時刻,但每一次美國都成功地克服了困難。因此他誓言面對改變中的時代,將延續自由的信念,要承擔世代責任,堅持美國的核心價值。他也宣示要持之以恆地改善體制,降低健保支出,發展永續能源,使國家更公平、更符合正義。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通常國家領導人在就任大位發表就職演說時,總會講些義正辭嚴、冠冕堂皇的話語,來振奮人心並自我期許,奧巴馬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且不論他的第二任期,是否會陷入所謂的“第二任期魔咒”,明明追求的是歷史定位,至頭來卻往往是醜聞纏身或每下愈況。單以他就職演說中所強調的前述重點,印證奧巴馬在第一任期的所作所為,其中不只有諸多說一套做一套的差隔,以美國做為世界首強的高度,則美政府的諸多作為,恐怕更難逃其他國家的質疑詰難,從而影響其領導世界的威信。 

  美國的政策最受各國質疑詰難的,無疑首推其一再推出的QE政策(量化寬鬆)。美國之所以推此政策,自然是希望為其衰疲的經濟注入活水與動能,但是QE政策不只是兼具救市與可能導致通膨的雙面刃效應。最具爭議的是,美國片面單方狂印美鈔,事實上卻是以鄰為壑,讓其他國家來承接後果。再加上美國國債不斷揚昇,不只讓美政府的政務推動陷入“財政懸崖”的困境,同時債留子孫也與奧巴馬所強調要實現公平正義的目標南轅北轍。 

  美國另外一個同樣引起世界各國廣泛爭議的策略,就是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年年加劇的情況下,卻始終拒絕簽署加入由聯合國率頭制訂的“京都議定書”。並在美國的帶頭影響下,使得包括日本、加拿大等原已簽署加入的國家相繼宣告退出,從而以降低全球各國碳排放量為主旨的“京都議定書”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所好的是,奧巴馬於這次的就職演說中,主動誓言將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採取回應行動,並指出美國必須“身先士卒”地轉而使用永續性能源,“不能將足以創造就業機會和帶動新產業的科技讓給其他國家。”奧巴馬這番話,是否有助於他在新的任期內,促成國會通過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法案,自然有待觀察。但光是著眼於帶動永續能源新產業以及創造國內就業機會,未免與其做為國際社會領導者的身分地位有所差隔。國際社會觀察的焦點將是奧巴馬是否果真能夠“身先士卒”的讓美國願意簽署加入“國際氣候變化公約”,善盡地球一份子之責。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也將引發爭議的事項,即是美國出爐了用於海外追稅的所謂“肥咖條款”。在這項從今年元旦開始實施的“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中,要求全球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美籍或經常往來美國人士的收入、所得、資本利得等帳戶資訊給美國稅務局,以供查稅。而如果這些美國境外的金融機構不願合作,則明年起其美國來源所得將被課徵30%懲罰性所得稅。 

  單純從美國本身利益來考量,美國政府制訂此一新法是要防堵富人規避納稅義務,並有助於增加稅收,紓解財政困竭的壓力。不過,如果放在國際的視野框架來看,則此一“肥咖條款”,卻可能讓其他國家與世人感覺這其實乃是一個“鴨霸條款”。其中最有爭議的,至少有兩點:其一他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美國所認定相關人士的銀行帳戶資訊給美國稅務局,否則即課以懲罰性的特別稅。然而提供個人的銀行帳戶資訊,以我國為例明顯與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法條規定有所衝突。美國未事先溝通,片面單方要求各國的金融機構配合辦理,否則處以重罰,如此也許實現了美國的課稅正義,但卻是以犧牲其他國家人民資料隱私為代價,難怪會被質疑是鴨霸行徑。其二是美國真要這麼做,至少應依循國際慣例採雙邊平等互惠原則。事實上不只美國有富人避稅國外的問題,台灣是否也可以要求美國金融機構應提供與台灣相關人士的帳戶資訊以供查稅?如果美國相應不理,豈非坐實了美國政府的鴨霸,以及凸顯了台政府的無能與軟弱。 

  綜而觀之,奧巴馬的確努力想要克服美國所面對的諸多問題,但其手法是否符合公平正義還是要檢驗的。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馬政府所要推動的種種改革措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